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沪指刷新年内新高A股10月将面临两大变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地址

沪指刷新年内新高 A股10月将面临两大变数


早盘两市高开高走,沪指刷新年内新高。盘面上,核电核能、摘帽概念、仓储物流、风能、运输服务、燃料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食品安全、西藏板块、油气改革、文教休闲、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本文导读===


  【大盘分析】沪指刷新年内新高


| A股现多年未见现象


  【券商观点】华泰证券:坚持稳增长和沪港通主线


| 东莞证券:把握板块轮动机会


  【后市战机】消费蓝筹配置时机到来


| 三条线索寻找细分行业机会


  两市高开高走 沪指刷新年内新高


  早盘两市高开高走,沪指刷新年内新高。截至发稿,沪指报2356.15点,涨幅0.54%;深成指报8152.19点,涨幅0.64%;创业板指报1520.57点,涨幅0.21%。


  盘面上,核电核能、摘帽概念、仓储物流、风能、运输服务、燃料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食品安全、西藏板块、油气改革、文教休闲、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华泰证券认为,虽然本周新股发行可能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但中短期来看,股市风险偏好改善、*策推动融资成本下行,应当对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看法。


  消息面,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策,开放国内快递市场;发改委拟定4个沿海核电项目,将开启千亿级市场;港证监会称沪港通不会取代RQFII个人50万限制将降低;香港机构称资金已流入备战沪港通,A股将迎牛市等。(证券时报)


  A股现多年未见现象 十月将面临两大变数


  本周三A股大幅上涨,上证综指涨1.47%至2343.57点,深证综指涨1.37%至1309.14点,成交显著放大,券商、保险等权重股领涨。目前上证综指离本轮高点2347.94点仅一步之遥,而深综指已创出新高。


  笔者最近认为大盘上涨8周后调整三四周,然后有望创出新高。然而从实际走势看,多头似乎有些“等不及”了,3周调整期未完就急吼吼地冲击新高。由大盘这两天的上升势头看,若不出意外,本周内除深成指外的股指均有机会创新高。


  当前相对较弱的股指只剩下深圳成指,这显然与楼市调整迹象越来越多有关。由深成指权重股万科等地产股来看,此类地产股最近两月走势弱于大盘。


  本周有传言称四大行或重新定义首套房贷,这显然属于放松,然而投资者如今已不太相信楼市需求短期内会上升——即使取消所有限制,即使利率进一步下降。


  昨有大量新股发行,从以往几次新股发行前后走势看,每次均是参与申购者吃亏,即资金解禁后得付更高价格才能买入原先看中的股票。该经验浅显易懂,故市场自然就会产生纠错心理。


  上述纠错心理可能会造成股指走势异化,即大盘在新股申购期有不跌反涨的可能,但笔者也顶多敢猜测股指仅小涨,没敢指望大盘走势能如此之强。


  目前的市场人气确实多年未见,人气提升关键因素一方面在于市场利率大幅走低,另一方面在于新股发行速度相对克制。以当前市场成交量与保证金余额大增情况看,每月只有一次新股申购密集期显然是能够承受的,甚至所发新股可能还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炒新热情。


  大盘意外的强悍表现可能打了期指炒家一个措手不及,从昨盘后期指持仓变化看,多头显然势头较猛,而空头已有翻多迹象。昨中信期货席位空翻多是比较明显的,只是空头第一大主力海通期货仍在扛。


  期指透露出信息并不宜简单理解,若期指空头仍在死扛,这种情况下股指续涨机会或比较大,而当空头死绝时,这貌似极度有利于多头,但实际上杀跌可能正在加大。


  大盘这波创新高后通常会惯性上涨一阵,下周大盘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届时数量庞大的融资盘或倾向于平仓,投资者可稍加警惕。据交易所数据,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近6000亿元,以融资为主体。融资数额高一方面反映市场人气高涨,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新股申购相关,因有打新资格者可能通过融资申购新股而非抛售老股后去认购新股。


  到了10月,大盘会面临两个变数,一为沪港通消息到底如何,二为国庆长假间国际市场走势如何。近期国际股市及我国港股走势较弱,A股中的蓝筹股虽也受些影响,但跌幅远小于港股。若外盘意外连续杀跌,则A股最终受到压制的机会仍不能排除。(每日经济新闻)?


华泰证券:坚持稳增长和沪港通主线


  市场趋势:本周有扰动,但中短期相对乐观


  重点电厂煤耗量数据反映出9 月份上旬发电量增速较8 月份要好,如果这种情况能够延续,那么9 月份的工业生产的增速开始出现企稳回升的概率会比较大。但不管怎样,这样一个不全面的数据只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提示,9 月份乃至四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判断需进一步更加全面的数据出台之后才能进行确认。*策上,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仍然是“刚性”诉求,8 月经济数据很差,要完成年度目标,已无下行空间,定向“稳增长”力度大概率要加大力度,否则目标难完成。方向上,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将很可能优先得到推进,比如,简*放权、新型城镇化、支持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加大对外开放等;金融支持经济力度预计将继续加大,推动融资成本下行可能已经正式进入了实质性*策措施行阶段,同时不排除会有进一步的定向宽松措施出台;投资上,铁路、棚改资金已有着落,技改、节能环保等方向也是可加大加度的方向。


  资金价格和风险溢价方面,*策将是近期实体经济利率水平下行的推动力量。向前看,*策引导金融系统的利率水平下行方向明确,上周央行SLF、正回购利率下调可能意味着*府推动融资成本下行正式进入了实质性*策措施行阶段。同时,*府将很难让刚性兑付打破、企业破产这些释放风险的事件实质性发生,否则企业融资成本将难以降下来。在近期疲弱的经济金融数据冲击下,经济增长的市场预期被“挤水分”,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的概率变小,使得市场风险降低,加上改革加快必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热点,*策支持激活资本市场方向明确,股市风险偏好上升的概率上升。因此,中短期来看,风险溢价下行概率大于上行概率。就本周来看,由于新股发行,资本市场资金面在边际上可能面临压力,交易所的资金价格大概率会明显上升,但如果央行在本周继续进行大力推行利率下行的操作,则另当别论。


  股市方面,虽然本周新股发行可能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但中短期来看,股市风险偏好改善、*策推动融资成本下行,应当对市场保持相对乐观的看法。


  行业配置:坚持稳增长和沪港通主线


  8 月份经济数据大幅下滑的背景之下,央行通过SLF 定向释放5000 亿以及下调正回购利率20 个bp 的消息使得市场对于*策放松的预期进一步增强,我们认为,货币*策之后,财**策也将更加积极,受益于*府支出的行业相对占优,方向在于“三农”、交运、医疗卫生、国防安全、轨道交通、棚户区等领域,对应的铁路设备、电气设备、通信、环保行业受益。另外,沪港通即将正式推出,海外资金流入持续流入的背景下,沪港通主线(食品饮料、医药等前期涨幅较小的行业)仍然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综合来看,我们建议关注医药、食品饮料、环保、铁路设备、电气设备。


  主题投资:继续关注土地改革、国企改革、*工、环保、移动支付、质量检测延续9 月月报的观点,本周继续关注土地改革、*工(科研院所改制、北斗导航、通用航空、*民融合)、国企改革及*策红利再次开启的环保,科技线关注苹果带动的移动支付及质量检测。(华泰证券)


  东莞证券:短线或惯性走高 把握板块轮动机会


  周三大盘震荡反弹。早段大盘小幅低开,随后指数震荡走高,午后股指持续上涨,并且一度升至2345点。最终指数收在2343点附近。全天上证综指上涨1.47%,深成指上升1.69%,创业板综指上升1.09%。从盘面表现来看,涨停个股达到41只。板块方面,大部分板块出现上涨,其中证券、*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从市场环境上看,近期消息面整体偏暖,对未来股指走势构成一定的支撑。


  首先,产业支持*策密集出台,凸显管理层稳增长的态度。据悉,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将提出多项发展商贸物流意见,高度重视商贸物流工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此外,意见提出落实财税土地*策,加大扶持力度,抓紧落实现有的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减半*策。可见*策将进一步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景气度,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对稳增长有一定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沪港通“通车”在即,目前有50家券商进行了申报沪港通试点。市场预期首批试点券商可能会超过50家,25家先锋会员预计都会成为首批试点券商。而随着沪港通启动时间不断临近,以及证券创新业务不断深化,预计券商行业景气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总的来看,近期管理层加强对券商、物流供应链等产业的支持,增加市场对*策稳增长的预期,这对市场构成一定支撑。


  其次,证券保证金不断上升,反映市场做多信心有所提振。数据显示,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增加额为3393亿元,减少额为2504亿元,净转入889亿元。这是证券保证金连续第二周净流入。数据反映了在沪港通试点临近以及新股申购的背景下,市场保证金余额继续维持高位,说明投资者入市意愿较为强烈,凸显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针对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形势,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分赴河北、贵州、陕西等多个省份展开调研。内容涉及城镇化、工业运行、高新区、三农、区域发展以及行*审批等多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发布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可见,近期管理层加快对基建投资的发展,凸显*策稳增长的信号,对未来股指走势构成一定支撑。


  从市场走势上看,周三指数震荡反弹,指数突破均线压力,逼近2350点。反映指数反弹动能依然较强。加上市场成交量有所放大,反映市场做多人气有所回升。因此预计短线股指有望惯性走高。操作上建议投资者把握板块轮动机会,关注受益于*策支持的国企改革、煤炭和*工等板块。(东莞证券)


消费蓝筹配置时机到来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可以发现,*策并未能对冲经济向下的动力。从基本面来看,9月份地产成交量仍待价格主动调整才能有效释放,成交量回升缓慢;工业品价格不断创新低,资本投资低迷;新兴行业增长尚不足以弥补传统行业下滑的影响。从流动性来看,有效融资需求继续走弱,银行风险意识较高,信贷结构仍向平台和按揭贷款倾斜。在宏观面不确定性加大情况下,建议提升消费蓝筹的配置:


  1、10月*金周即将到来,国庆消费旺季提供催化剂;


  2、去年低基数,今年去库存逐渐结束,三季度业绩有望进一步好转;


  3、10月份沪港通有利于消费蓝筹的估值修复,而对于业绩较稳定的消费板块来说,估值对股价的推动力更大;


  4、宏观不确定性加大,题材股面临挤泡沫风险,消费品防御价值和估值安全边际凸显。


  具体来看:


  汽车:反垄断靴子落地,消费者观望心态逐步缓解,并有利于国内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发展;新一轮节能环保汽车补贴提振购买欲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加速,销量超预期。


  食品饮料:葡萄酒需求回升,社会库存明显下降,有望走出底部;白酒龙头库存消化较好;食品行业继续受益于成本下降。


  医药:医药蓝筹的估值很多正趋于合理,药品招标进展开始加快,药品降价压力可控,配置时点已到。


  家电:龙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地产放松有利于板块估值修复。


  餐饮旅游 :旅游行业逐步走出*策影响;即将迎来旺季,9月起已有多家景区门票涨价;餐饮业积极向大众餐饮转型,但收入仍在下滑。


  纺织服装和商贸零售:仍在继续探底,电商冲击和商业模式转型仍将考验企业,不过服装行业在门店收缩、渠道去库存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建议行业配置主线为消费蓝筹,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家电、汽车等。此外,持续关注*策支持的受益领域,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环保、信息安全、半导体等。(上海证券报)


  三条线索寻找细分行业机会


  上周中观数据涨跌互现,其中钢铁价格下跌,水泥价格上涨而煤炭价格走平,综合来看并未体现出明确的趋势。而从地产销售数据来看,9月份以来一二线城市地产销售环比8月份有8.3%的回升,同比依然为负增长。客观来看,一些行业进入9月份的数据还是显现出了旺季应该出现的环比回升,但是回升幅度和历史正常旺季水平相比都较弱(如地产销量、水泥价格等)。而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的基数一直都比较高,这将造成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同比数据都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近期投资者普遍怀疑基本面研究在目前阶段是否有用,因为一是感觉股市对近期的宏观数据并不敏感,二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始终落在“改革”、“并购”、“*策”等因素上,而这些因素都无法用基本面数据去解释。甚至随着市场的持续强势,很多前期比较理性的投资者也开始思考是否存在“非基本面支持的大牛市”可能。而在操作上,大家普遍选择保持较高仓位成长股按兵不动。因为如果要加仓,成长股估值已经过高,不敢冒进,而低估值传统周期股大家仍然没有兴趣;但反之大家更不会选择减仓,因为目前的市场给人一种“很强势”的感觉,减仓容易踏空。即使接下来真的出现明显下跌,也是大家一起跌,对于追求相对收益的人来说也并不会有太大损失。


  综上可见,投资者目前的操作方法和他们内心期待“大牛市”的心态仍然矛盾——大家认为“大牛市”马上就要来了,但如果看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已经经历了快两年的“牛市”,股价涨幅和空间都已很大,现在真正还没进入牛市的只有传统行业的大盘蓝筹股了;但从大家的操作来看,却完全没有向大盘蓝筹股换仓的意愿,可谓“口是心非”。现在来看,大盘蓝筹确实还有一些“硬伤”:一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传统行业盈利没有短期弹性;二是目前传统行业“去杠杆”过程非常缓慢,盈利要获得结构性的改善还需要时间(我们认为要到2016年以后才会看到资产周转率回升带动ROE上行);三是它们的市值确实都已经很大,如果要迎来整体性上涨行情 ,也许需要一个整体流动性宽松的环境,而目前似乎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如果大盘蓝筹股仍然没到整体性启动的时间,那我们就有必要对“大牛市”的论调保持冷静,毕竟新兴成长股的估值已经到了一个泡沫化阶段(很多人说看美国纳斯达克做中国成长股,只要纳斯达克继续涨,国内成长股就能继续涨。但需要提醒的是,国内大部分新兴行业的PB虽然和美国对应行业的PB差不多,但国内这些行业的ROE普遍只有美国的一半,这意味着国内新兴行业的实际估值比美国还要贵一倍,国内成长股的估值泡沫一定是大于美国的).


  因此,我们认为从大类板块角度来看,新兴成长和大盘蓝筹都面临瓶颈,建议投资者淡化大类板块的区别,着重从各大类板块中寻找相对最优的细分行业,我们提供以下三条线索:


  1、从必需消费品存量资金博弈角度,建议“卖白酒买医药”。虽然整个股市“存量资金”格局被打破,但是对于稳定增长、没有太多主题概念的消费品行业来说,可能仍然面临一个存量资金格局。在这种格局下,消费品的各个板块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征,即某一个消费子行业的资金流出往往会带来另一个消费子行业的资金流入。回顾2011年以来消费品中表现最好的子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轮动,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的白酒,到2012年下半年以后的医药,再到2013年的食品加工,而今年上半年则是白酒再次回归。


  我们也在今年二季度推荐了白酒板块,推荐逻辑是一季报显示白酒行业的实际存货水平开始下降(用存货减预收账款表征实际存货),这意味着白酒半年报业绩会改善。目前半年报验证白酒行业的业绩确实略有改善,但是我们所跟踪的实际存货指标却又再次出现了恶化,这意味着白酒行业景气虽已在底部,却还没有真正反转,这可能会导致此前赌白酒反转的资金撤退。而这些从白酒中撤出的资金会选择什么行业呢?我们认为在所有消费品板块中,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医药,因为从半年报情况来看,医药板块出现了整体性的盈利回升,而医药板块今年以来也还未有明显表现,有“补涨”动力。而在医药板块中我们建议着重关注业绩改善幅度最大的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


  2、从成长股业绩验证角度,建议超配环保和海工设备。今年虽然成长股整体表现很好,但也有几个“落寞”的行业,典型代表就是传媒、环保和海工。而从业绩来看,传媒行业的半年报显示主业毛利率出现明显下滑,费用率上升,很多并购项目没有实现业绩承诺,因此短期内传媒股可能仍无明显的催化剂。但是环保和海工设备行业的半年报显示盈利出现明显改善,且这两个行业后续也有比较充足的*策催化剂。在成长股整体面临估值泡沫局面下,环保和海工两个行业在业绩和估值支撑下是相对安全的。


  3、从大盘蓝筹“逆周期改善”角度,建议超配铁路设备和非银金融。今年由于地产投资下行,大部分传统行业的盈利都处于回落周期,即使估值有一定的修复股价向上动力也不足。而与地产周期关联度不大的铁路设备和非银金融今年盈利却有望明显改善,对大盘蓝筹有偏好的投资者可关注。


  此外,我们还建议关注定增主题。主要公司有:宝利来 、九安医疗 、金一文化 、国投中鲁 、黑牛食品 、江泉实业 、东源电器 、万昌科技 、西南药业 、百润股份 、珈伟股份 、远兴能源 、天威视讯 、掌趣科技 、蒙草抗旱 、和邦股份 .(上海证券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