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类被错怪了长毛犀牛的灭绝,缘于高温, [复制链接]

1#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的末期,猛犸、洞狮、剑齿虎、巨型地懒等史前巨型动物纷纷灭绝,这些事件常常被古生物学家们怪罪到早期人类的头上。通常的说法是,人类的足迹遍布全球,跟这些动物抢夺资源,并对它们进行猎杀,最终导致它们的灭绝。

尽管过度捕猎确实导致了一些物种的灭绝,但也不能把所有巨型动物的灭绝都怪罪到早期人类头上来。最近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Biology)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毛犀牛的灭绝很可能是另一个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

通过对这些大型食草动物中14种的远古DNA进行测序,研究人员发现,长毛犀牛种群在一万年前一直在西伯利亚保持着稳定和多样性。直到西伯利亚的气温在其灭绝前的几千年里逐渐升高,使得这些怕热的巨型动物难以适应,进而逐渐灭绝了。

最初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出现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时间是在一万四千年前,当时长毛犀牛早已开始走向灭绝了。最近,有科学家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发现了更古老的人类遗址,其中最古老的一处,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进化遗传学教授洛夫·达伦(LoveDalén)认为,长毛犀牛走向灭绝的趋势,人类在该地区的首次出现的时间并不太吻合。

为了了解西伯利亚长毛新纽种群的规模和稳定性,研究人员研究了14个个体的组织、骨骼和毛发样本的DNA。“我们对一个完整的核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以便及时回顾和估计种群规模,我们还对14个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以估计其有效种群规模,”来自瑞典古遗传学中心的博士生伊达纳·洛德(EdanaLord)说。

通过观察这些基因组的杂合性或遗传多样性,研究人员能够估计出长毛犀牛在灭绝前的数万年的种群数量。“我们研究了种群规模的变化,并估计了近亲繁殖,”古遗传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尼古拉斯·杜塞克斯(NicolasDussex)说:“我们发现,在大约2.9万年前寒冷时期开始时,犀牛的种群数量增加了,但在这个时候,近亲繁殖的数量很低。”

这种稳定一直持续到人类开始生活在西伯利亚很久之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如果长毛犀牛因捕猎而灭绝,种群的规模在那个时期应该会出现下降。“这是有趣的事,”洛德说:“事实上,在2.9万年前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长毛犀牛的种群规模在减少。我们所研究的数据只到年前,也就是说,在它们灭绝之前大约年。”

DNA数据还揭示了帮助长毛犀牛适应寒冷天气的基因突变。在长毛猛犸象身上也发现了其中一种突变,即皮肤中一种感知冷暖温度的受体。像这样的适应表明,毛犀牛,特别适合西伯利亚东北部寒冷的气候。但是因为一个短暂的变暖期出现,这些长毛动物(包括长毛犀牛和猛犸)开始因为无法适应而减少甚至灭绝了。

洛德说:“我们正在摆脱人类一进入环境就接管一切的想法,转而解释气候在大型动物灭绝中的作用。尽管我们不能排除人类的参与,但我们认为毛犀的灭绝更可能与气候有关。”

研究人员希望研究更多的长毛犀牛的DNA。“我们现在想做的是试图从1.8万到1.4万年前的犀牛身上获得更多的基因组序列,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的某个时候,它们的种群规模开始下降的,”达伦说。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其他适应寒冷的巨型动物群,以了解变暖、不稳定的气候会产生什么进一步的影响。

早期人类或许能够逃脱因为过度猎杀而导致长毛犀牛灭绝的罪名,因为古生物学家可以证明,是气候变化导致了长毛犀牛的罪魁祸首。但讽刺的,如今的气候变化也在威胁地球上的一些物种的生存,而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推进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