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年207名环保守卫者被杀他们守护家园 [复制链接]

1#

今年5月,非洲刚果维龙加国家公园里,年仅25岁的RachelBaraka,为了保护参与生态旅游的客人与恐怖分子战斗,英勇牺牲了。

她是第名牺牲的山地大猩猩卫士,也是第一名牺牲的女性卫士。

仅仅数个月前,在柬埔寨与越南的边界处,3名生态保护工作者也惨遭杀害,其中最年轻的ThulKhna,2个月前刚当上爸爸。

他们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却在这样黄金的岁月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更令人惊讶又痛心的是,这样的事件对于奋战在第一线的环保守卫者来说,竟是生活的常态

牺牲环保守卫者地域分布图

根据非政府组织GlobalWitness的数据,光年内就有名环保守卫者被谋杀。而今年截止7月又有66名守卫者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

看着这一串长长的名单让人如何不心痛。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曾经幸福欢乐的家庭,都有无数热血心酸的故事。,

我们不禁想发问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们在为何而战斗?

他们走后,坚守的事业又走向了何方?

今天7月,英国《卫报》专访了9位仍在环保第一线奋斗的守卫者们,为我们揭开了他们神秘的面纱: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因为某个契机走上了环保守卫,这条前途不明的漫漫长路。他们很多人每天都在面临死亡的威胁,也曾想过放弃,却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已经不再只是地区性的问题了,全世界的守卫者,都站在了同一阵线!

01、我们赖以为生的大海,要自己来守护!

RobertChan是菲律宾人,他从小居住在菲律宾巴拉望地区,一望无际的大海边,在他的印象里,这里的海水总是那么蔚蓝,光是站在海岸边,就能看到各色的鱼群畅游其中,简直是“上帝的水族箱”。

情况却在这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过度捕捞问题蔓延到了菲律宾这块曾经的“净土”。海里的鱼越来越少,当地的渔民不得不去更远的海域,撒更深的渔网,才能捕获到和过去相当的鱼量。

当地政府虽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执行力度却难以保证,不少人为了利益,不顾政府法规,用特别粗暴且不可持续的方式捕捞。再这样下去,这片海域迟早要完蛋!

Chan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

年,他在当地成立了非政府组织thePalawanNGONetworkIncorporated,希望动用民间的力量,守护这片海洋。

他们是仅十余人组成的小团队,每天固定在非法捕捞者常出现的海域巡逻,一旦发现便会立刻上前交涉驱赶。他们会带上自制的“武器”,无非是水枪和没什么威力的“土炸弹”,非法捕捞者却常常配有枪支。所以Chan和他的团队会尽量避免武力冲突。

但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愿,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有8位成员在冲突中离去,更有无数的死亡威胁纷至沓来,Chan却早已不再畏惧,他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那些牺牲的成员们啊!

“我们只是无法看着属于我们的海洋资源被掠夺”这是Chan对自己行动的解释,他认为过度捕捞虽是个全球性问题,每个地区却需要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案“第三世界的问题,可不是发达国家写几个文件就能解决的”

据统计,全球现在的鱼类消耗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亿多吨,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升。而全球遭遇过度捕捞的鱼类就占了三分之一,其中情况较严重的国家,例如中国,90%的近海已经无鱼可捕。

如果有一天,大海里没有鱼,人类将如何生存下去呢?

02、我们只是想保护这片森林,却被当成了恐怖分子

BirhanErkutlu和TubaGünal是一对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夫妇,14年前,因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两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双双搬到位于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利亚。

这里的森林枝繁叶茂、鸟语花香,有一条名为Alakr的河流贯穿其中,他们在这建了一个林中小屋,一切都自给自足,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隐世生活,一些闲暇时Po到网上的生活照,迅速在社交网络上吸引了一大票粉丝。

平静的生活却在5年后的某一天被一阵挖土机的声音彻底打破了。原来当地的能源公司要拦住Alakr河的水,修一座大型水电大坝。

作为“土著”居民的Erkutlu夫妇如何能忍,5年隐居生活早已让两人对这片森林里的一切都有了感情,天上飞的小鸟,地上跑的松鼠、狐狸都与他们像家人一样相处。

“我们决定尽我们所能去阻止”以两人之力对抗一个大企业当然不现实,Erkutlu夫妇动用了他们所有的关系,一方面拜托做律师的朋友与能源公司打官司,拖住他们的工程进度,另一方面不断地游说当地居民,联合起来反对修建大坝。

土耳其这些年政治动荡,政府根本无力管到这些小地方,去年就有2位著名环保人士,在自己家里被枪杀,事后凶手承认是被他们所反对的企业雇佣。

这件事让Erkutlu夫妇非常震惊,他们只能通过增加曝光度来保护自己,除了经常在网上Po出近期动态,也主动邀请媒体前来采访,希望知名度能让对方有所顾忌。

虽然一开始做这件事是出于保护家园的本能,随着时间的推进,Erkutlu夫妇渐渐意识到了他们并非独自在战斗。

“这件事在全世界都有发生,越多人站出来保护森林,就有越多的地区免受荼毒,我们两个可以做到,每个人就都能做到。”

过度砍伐同样是全球化的今天,最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之一,人类失去的不仅是美丽的森林而是整个维持生态平衡的环境。森林的面积减少造成的问题,就包括土地沙漠化、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加、物种灭绝等等。

在中国,每年光一次性筷子就要消耗亿双,需要砍伐大约万棵大树,减少万平方米森林。有专家警告再这样下去,中国将在20年内砍掉所有的森林。

一片光秃秃的国土,真的是你想看到的吗?

03、那头大象还活着,他们却已经不在了

SamuelLoware生活在非洲的乌干达,这里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野生动物。美丽的环境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盗猎者们的目光。

Loware工作的国家公园,就是偷猎者们的重点目标。

为了猎到珍贵的野生象牙、犀牛角,盗猎者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Loware的日常生活就像是警匪片,他曾在清晨追捕逃逸的盗猎者,被子弹直接打穿胸膛,却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

Loware是幸运的,他的同事们就没那么好运了,有人死于枪伤,有人死于恶意纵火,国家公园位置偏僻,医院也有好几个小时车程,大多数人没能挺过这段路。

Loware的工作,即便在环保守护者里,也算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了。每年都有超过名护林员被偷猎者杀死。Loware的家人多次祈求他别再干这个工作了,他自己也曾动过辞职的念头,却最终没有这样

“他们应该为我还活着而高兴”

在乌干达,动物保护被看作是外来的东西,盗猎者里就有许多是当地青年。他们没上过学,只知道杀死这些动物有利可图,却不知正在破坏自己的家园。

Loware相信教育可以改变这一切,让这些孩子从小与动物相处,建立感情上的羁绊,他们就不会想要猎杀。

“对动物的爱是我工作的动力”

在非洲,盗猎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今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就是被盗猎者们逼上了绝路。除了犀牛,大象也是重点猎杀对象,每15分钟,世界上就有一头大象惨遭猎杀,以这个速度下去,大象可能在11年内就会永远消失。

作为象牙消费大国,中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盗猎的象牙每公斤仅卖7美元,在中国却能买到美元!

(约2万元人民币)。巨大的利益和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了地下象牙贸易的繁盛除了大象、犀牛之外,黑猩猩、老虎、鲨鱼、穿山甲等也让中国在国际环保领域面临同样尴尬的境地

只有人类的地球,该是多么空旷啊!

去年牺牲的名环保守卫者中,巴西占了57名,菲律宾有48名,分列第一、二位;哥伦比亚、墨西哥、刚果、印度等国家,也“名列前茅”。

这是一份鲜血铸就的榜单,所有国家都应该为“榜上无名”而庆幸,又该为这场事关全人类的浩劫,而沉痛反思。

他们的故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发生,在为英雄们默哀的时候,更应该去思考的是,在这样和平的年代,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不和平的事?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本不该是这样对立的关系啊!

你可以不必当一名与危险相伴的守卫者,但请务必做一名地球守护者,时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