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公不作美大豆面临题材真空期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天公不作美 大豆面临题材真空期


摘要:对于大连大豆而言,短期仍然处于振荡格局,相对豆粕和豆油来讲,表现略强,下跌空间较为有限。市场将密切关注美国劳动节长周末前的天气状况,因目前大豆作物生长仍落后于正常进度。昨日午后的天气模型显示9月日期间可能出现霜冻,这激励大豆市场出现一些空头回补。


文华财经( 那娜)--又一轮狂跌风暴过境,连豆期货暂时恢复平静,自去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这种场景的频繁出镜已经让人司空见惯。尽管近段时间国内外实体经济数据均表现不错,但是市场心态依然很脆弱,流动性收紧带来的恐慌性杀跌导致A股暴跌,连豆难得一遇的干旱炒作也只能告一段落,而美国产区风调雨顺的气候同样令天气炒作化为泡影。在9月新豆上市之前,市场是否还有机会重拾天气这一炒作题材?


**流动性“退潮” 连豆干旱炒作戛然而止**


进入8月份以来,国内“期股联动”的现象频繁出现,随着A股从高峰不断倾泻,国内商品也时不时地上演暴跌行情。据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期货市场保证金存量从不到500亿增加到800多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股市,所谓的期股联动,这部分资金的影响就很大。而国内流动性发生变化则是近期股市大跌、并最终带动期市下跌的真正原因。”


从7月末央行货币*策报告中首次出现“微调”的用词,到银监会有关次级债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新规,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举措,央行敲山震虎的紧缩*策已使股市不堪一击。而流动性过剩推升的价格上涨无法取代真实需求,商品市场同样面临金融属性与价值属性的博弈。


随着股市大跌,并成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金融属性较弱的农产品期货也受到不小影响,连豆上周刚刚因炒作东北产区干旱因素而大涨,本周却只能将上周的涨幅悉数回吐,甚至国际市场也因中国金融市场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需求成为今年以来支撑CBOT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


尽管干旱天气的炒作被打断,但是银河期货资深分析师王立国表示,这种现象也就是暂时的,从目前看国内大豆减产已成定局,辽宁和内蒙地区的旱情较重,特别是内蒙今年遭受的天灾较多,对农产品的影响较大,8月末的风灾造成较大倒伏,但减产幅度目前还难以统计;至于黑龙江依旧不乐观,旱情虽只发生在西部,但总体看黑龙江今年作物生长出现了时间错位,旱涝及温度变化出现的都不合时宜,造成了多层次的灾害。即使不出现早霜,减产也会超过20%,一些地区可能会达到30%,后续减产仍会成为炒作点,随着近期大商所及一些公司过来考察,还会有多种说法出现。


对于前期产区干旱带来的影响,分析师和市场参与者早些时候曾预期今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将减产20%。但是,干旱、低温加上东北地区早霜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进一步威胁作物产量。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旱灾会对秋粮产量有影响,但也不会给正常的粮食市场供给带来大的问题。除粮食连年丰产因素外,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尚未完全转好,需求并没有完全恢复。


**气候风调雨顺 美豆多头难展“笑颜”**


在上周末飙升至两周高位之后,中国金融以及商品市场的动荡成为CBOT大豆期货暴跌的导火索,投资者担忧中国需求,加之美国中西部中心地区谷物生长带气温上升增加了市场的利空人气,大豆期货展开下跌之旅。美国农业部周四表示,上周大豆出口104.89万吨,高于预估的万吨。尽管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大豆出口销售数据依然强劲,却也无力令CBOT大豆期货重归涨势,CBOT大豆期货周四继续下跌,近月合约跌穿10美元。


前期推涨CBOT大豆的霜冻担忧大幅减弱,如果9月未出现霜冻,大豆产量可能创新高。John C. Baize and Associates公司总裁John Baize称,“美国农业部预计收获约8800万吨纪录数量的大豆作物,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的大豆产量可能超过1.2亿吨,去年上述国家曾遭受旱灾。未来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预计大豆供应过剩将超过1900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预估的明年的全球消费量。”


目前美国中西部加工商撤销了对现货大豆的买盘,等待新收割的大豆。交易消息人士称,Informa Economics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33.05亿蒲式耳,平均每英亩的产量为43.1蒲式耳,高于美国农业部8月预估水准。Midwest Market Solutions总裁Brain Hoops表示,这一预估在人们意料之中,但证实了大豆作物丰产的预期。


CBOT大豆期货之前的上涨已经涵盖了多种未来可能出现利多的预期,其中就包括早霜,因此价格相对于可能丰产的事实而言仍然相对过高,当预期减弱后市场本身也有一定的下跌回归需求。国金期货研究所所长万祎表示,目前来看,早霜问题更多的是出于心理上的担忧而不是对实际天气状况的判断。不过9月10日以后按今年的大豆生长进度和天气状况来看,美国大豆产区仍然有可能出现早霜的威胁,因为今年种植较往年晚一些。因此,还不能完全掉以轻心。整体上看,在目前的时间点和价位上,农产品出现恐慌情绪是一种必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过连续的下跌之后,作物丰产以及天气改善因素已经体现在大豆价格当中,万祎表示, 短期CBOT11月大豆仍然维持大区间的振荡格局,市场正在考验小区间下沿一线的支撑有效性,如果这种抛售的情绪仍未止住,则有可能继续下探。但880这个位置的支撑仍然是极强的。而且如果达到此位置则具备可操作性。对于大连大豆而言,短期仍然处于振荡格局,相对豆粕和豆油来讲,表现略强,下跌空间较为有限。整体上豆类处于振荡格局中,市场将等待新的消息来刺激突破方向。


市场将密切关注美国劳动节长周末前的天气状况,因目前大豆作物生长仍落后于正常进度。昨日午后的天气模型显示9月日期间可能出现霜冻,这激励大豆市场出现一些空头回补。但是,T-Storm Weather仍然预计“缺乏有破坏性的霜冻/冰冻威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