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后一头公犀牛,最后一只雌斑鳖,最后h [复制链接]

1#

“雨林快讯看你所看”

马来西亚最后一只雄性苏门答腊犀牛“塔姆”(Tam),于5月28日下午不幸逝世。塔姆现年31岁,生前已为肾肝衰竭所折磨。

当地时间27日,婆罗洲犀牛联盟(BORA)通过社交平台证实,马来西亚最后一只雄性苏门答腊犀牛死亡。

▲图源:CNN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婆罗洲犀牛联盟(BORA)表示,这只犀牛生前患有器官衰竭。名叫塔姆的犀牛已经31岁,从4月开始就一直没有食欲,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警觉性也下降许多。虽然得到了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后期兽医也对其进行了努力抢救,但仍然没有挽救塔姆的生命。

该联盟称,苏门答腊犀牛目前面临“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lyextinct)”,这意味着即使还存在少量犀牛,灭绝的趋势也难以扭转。国际犀牛基金会专家表示,粗略统计,野外现存的苏门答腊犀牛数量不超过80只。目前,马来西亚仅剩最后一只雌性苏门答腊犀牛。虽然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尝试采用体外受精等技术拯救这一珍稀物种,但均未获成功。

报道称,塔姆十年前被捕获,送往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工作人员希望塔姆能与保护区的雌性犀牛一起繁衍生息,但随后发现保护区的两只雌性犀牛均不育。国际犀牛基金会执行董事苏西·埃利斯(SusieEllis)说:“我清楚地记得塔姆被捕获的那天。那时每个人都希望它能够帮助完成繁殖计划,并促进岛上的犀牛保护工作。”(环球网)

拓展阅读:

功能性灭绝:是对生物生存状况的一个客观准确描述,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一个物种由于其种群数量非常稀少,在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中不再扮演重要角色,即指其生态功能的丧失。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指残存种群中已经没有能够繁殖的个体,或者由于种群数量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及遗传因素的影响,该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的功能丧失,十分容易走向灭绝。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厘米,体重-千克,平均体重仅千克,最大个体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

斑鳖:又名斯氏鳖。背盘长36-57厘米,背盘宽度仅略小于长度,几近圆形。躯体扁平,仅略隆起,背面平滑光泽,暗橄榄绿色(或黑绿色),具多数*色点斑,其间更有无数*色细点,有时形成包围前述*色点斑的不规则的一圈;在相当于骨质背甲部分,*色斑纹形成横竖交织的线纹或放射状纹。头、颈及四肢背面亦为黑绿色,具不规则的大小*色斑。这种密集的*色斑纹是斑鳖的特点。

斑鳖生活于江河湖沼中,底栖。以水生动物为食物。卵生。斑鳖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越南同莫湖1只、越南宣汉湖1只。分布于亚洲。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太湖周围。年4月13日13:20,中国目前唯一一只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人工受精时死亡。

新闻内容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