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mvdtj.com/ 这是一万年前的冰河时代。
冰层覆盖了世界上大片土地,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凝结了厚厚的冰。
这一天,茫茫冰原上,凛冽的寒风席卷着雪花呼啸而过,远处铺满寒气的雪地里,一个长着黑鼻角、浑身覆盖了长毛的巨大身影,正在雪地上慢慢腾腾的挪动着,它每走几步,就会低下头来,用它那硕大的鼻角刮开前方的积雪,寻找干草。这个庞然大物,就是披毛犀,一种已灭绝的著名的冰期古动物。
欧洲一些洞穴中,发现古代人类画的栩栩如生的古老壁画,证明古老人类曾与这种生物打过照面,他们甚至曾一同生活过。
提起披毛犀,也许感到生疏,可是说起犀牛,人们并不陌生。
犀牛的形体像牛,头呈三角形。眼睛长在头两边,视力差。嘴里长着锋利的大牙。它身躯庞大,四肢粗壮,体重在一吨半左右,皮又厚又硬,足以挡住来复枪弹的袭击。它的鼻子上面长着一只角。论战斗力,在动物中是数一数二的,据说五、六头狮子斗不过一头犀牛,不少猛兽被它那大角顶一下,轻的伤了,重的亡了。它爱发脾气,发起脾气来在原野上横冲直闯,暴跳如雷。
而远古时代的犀牛,就是披毛犀。
它们的体型与现代非洲犀牛近似,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北部,世界上多个地区都发现了它的身影。当然它与现代犀牛有着显著的不同,披毛犀全身长满浓密的长毛,好像青藏高原上的牦牛,身上覆盖着一层柔软无比的长毛。除此而外披毛犀还有一层厚厚的皮和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温暖。
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到处都是巨兽的身影,野牛、驼鹿、麋鹿、野马、长毛的猛玛象、牙齿锋利的乳齿象、有着剑齿的猫科动物以及巨大的熊,都生活在冰河期。尸骨化石表明,古人类热衷于捕杀野牛和驼鹿,但是它们都幸存了下来,但冰河世纪中披毛犀却被早期人类猎杀,可能是其灭绝的成因。
刚才说了,犀牛特别暴躁,很容易发脾气。而犀牛发起脾气来那就是一场浩劫,生气起来的犀牛啥都不怕,好象失控的装甲兵,横冲直撞的,碰到什么摧毁什么。因为犀牛体型庞大,身长两三米,头顶有尖锐的角,打起架来毫不含糊。别看人家犀牛长的胖,它奔跑起来的速度可是一点也不慢,它们时速能够达到45公里,想象一下这样的高速度再搭配犀牛角,奔跑中的犀牛有谁还敢惹?恐怕就连狮子、老虎见了都只能掉头就跑,逃之夭夭。
俗话说,老子的儿子,老虎的皮子。
犀牛的老祖宗披毛犀是一种庞大危险的长角野兽,体形巨大,多毛,脾气暴躁。它们或者漫步在积雪的山坡上,或者如滚雷般轰鸣着穿过狭窄的山隘,当成群的披毛犀浩浩荡荡的经过时,其他动物纷纷让道。因为披毛犀永远不会主动绕道而行,不管是山体崩塌,还是凶猛的怪兽,都不能改变披毛犀前进的方向。遇到阻拦,它会放低头上的长角,不顾一切地撞过去。
巨大的披毛犀的勇猛,一方面来自它们天生的身体构造。它们身上那粗糙多毛的厚皮,可以抵御住很多相当可怕的伤害。但另一方面,披毛犀的无所畏惧也源于它们一贯顽强不屈的习性。不过很多时候,披毛犀径直走入危险之中,则是要归功于它们那众所周知的糟糕的视力。
披毛犀生活在海拔极高的地区,那是一个由刺骨的寒风,漫天的飞雪,和时常肆虐的致命暴风雪所组成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地方,视觉本身经常受限,而披毛犀的视力要比生活在平原上的野兽差得多,它根本看不清超过前方几步以外的东西。作为对糟糕视力的补偿,眼神极差的披毛犀有着异常敏锐的嗅觉,而且会凭借着这一能力,朝任何闻起来不像自己同类的东西发动进攻。
现栖身于和政博物馆的披毛犀化石中,有一个带下颌骨的完整披毛犀头骨和一个具乳齿列的幼年头骨,形体流畅完美,依稀可见昔日风采。通过古地磁年龄测定认为,这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为久远的第四纪披毛犀完整头骨化石,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披毛犀头骨遗存。这些化石发现于代表干冷气候条件的黄土中,应是大冰期出现和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结果。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这样解释:当寒冷到来,随着每一个较为南部一点的地带变得适于北极生物,而不适于原来的较为温带的生物时,后者便会被排除,而北极生物便会取而代之。尽管这只是达尔文的一种假设,但这种冰期物种的扩散方式看上去的确合情合理。于是,一直以来,科学界相信,遍及整个欧亚大陆北部的冰期动物是起源于北极圈的。
达尔文的这个假设在地质学上称为“北极起源”学,而这个假设被中国人误读了一百五十年,直到临夏盆地发现的第四纪披毛犀完整头骨化石,才纠正了达尔文的失误。这也应该说是和政化石的一大贡献。
年12月19日,科普作家胡珉琦先生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披毛犀——来自冰期的远古生物”,文中披露了此事:
“早在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人员在甘肃临夏盆地更新世初期约万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了完整的泥河湾披毛犀头骨化石时,就对‘北极起源’起了疑心。因为这个地质年龄是冰河世纪刚开始的时间,古老的披毛犀如此迅速就出现在远离北极而靠南的地方,似乎有些不寻常。而且,临夏盆地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披毛犀祖先可能来自青藏高原。”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奖、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
●
●王维胜讲河州(八)——沧海桑田由此始
●王维胜讲河州(十)——乾坤生命铲齿象
●王维胜讲河州(十一)——光采灼然和政羊
●王维胜讲河州(十二)——最大的三趾马群
原标题:《王维胜讲河州(十三)——最早的披毛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