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来源
观海云远转载要求
欢迎转载!可联系B哥(yjzx5g)开白名单前言年我大学毕业初出茅庐,凭着一腔热血就在中国移动中部某省干了七八年,虽然后面熬不住清贫、抵挡不了高薪的诱惑,跳槽某设备商,及至现在“人老珠*”委身咨询行业,也算是继续为通信行业发光发热。这么多年来,无论我是什么身份,但我对中国移动始终是饱含深情的——因为我依然记得年那个火热的夏天,我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打着严谨的领带走进那一栋富丽堂皇的省公司大楼,心中那一份荣耀!01最近这几天,通信行业又发生了一件让外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为了争夺“全球5G第一”的头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又开始纷纷粉墨登台、振臂高呼,“我是世界第一”、“我是三项世界第一”、“我是宇宙无敌第一”,这感觉旁人看来就跟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星宿老怪的门徒吹捧的一样,“星宿老仙,法力无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实这是一件颇让人心酸的事情,大概年前后,三大运营商就高调提出向互联网转型,试图抛弃“通信运营商”这个已经并不光彩的身份,但是,出发了这么久,三家难兄难弟还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不光没有忘记初心,连“初身”都没忘,还是牢牢地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通信运营商”,还拼命争夺这个行业中一切可以争夺的,客户、市场、产品、网络、满意度,以及收入、利润,还有一切荣誉和名头。外面都已经沧海桑田了,互联网企业已经把世界改头换面了,但我们的三大运营商还在谨守着彼此“海枯石烂”的约定——你不死我不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是有历史缘由的,三大运营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头上都顶着一个“紧箍圈”——收入份额和客户份额!这是三大运营商最大的KPI,当时国资委设定这样的考核指标,最重要的就是为了促进业内竞争,避免三家分域垄断。后来在年,国资委取消了这样的考核模式,不再考核具体的份额了,试图缓解三家直接的“恶性竞争”,但是,可能是由于思维惯性吧,三大运营商之间还是保持了紧张的对比竞争。02三大运营商之间抱团取暖,同时又相爱相杀,这种复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集团公司层面:三个千亿巨头在锱铢必较地比较收入份额、客户份额、用户增长率、宽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先不管自己过得好不好,只要对方比我更惨,那就足够了。2)省公司层面:对内,集团内部比排名,这涉及到一、二、三类公司排名,背后则是薪酬的系数,比如一类省公司的薪酬系数肯定是高于三类的,而且高出不少;对外,跟同省的其他运营商比较,比较收入份额、客户份额、用户增长率、宽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3)地市公司层面:对内,省内排名,也涉及到薪酬系数的问题;对外,跟同地市的运营商比较,比较网络质量、比较人均利润率、比较用户流失率,比较人均客户率等等。4)员工层面:三大运营商员工之间,比较各种业务的收入、增长率,比较渠道、客户、市场等主要指标,当然,还有比薪酬、比年终奖。一句话总结,无论是集团层面、省公司层面、地市公司层面,还是个人员工层面,都在比较,其核心比较的不是谁进步最大,而比较的是谁不掉队!只能不掉队就是胜利,例如省公司,只要收入不是负增长,只能收入还是正增长就是胜利。这就是中国移动现在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问题,它们眼中就如同热恋中的情侣,只看得见对方,完全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就像三条土狗在泥坑里争一块已经没有肉的骨头!03对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来说,这问题其实不大,它们做梦都想变成中国移动!但天天喊着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国移动,天天跟穷得都快揭不开锅的小兄弟们撕扯在一起,拿什么实现理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外面的对手太强大了,中国移动潜意识里选择了可战胜的对手!一直以来,中国移动都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竞争对手,但是我们要说,作为国际级的巨头公司,不应该也不能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作为竞争对手,这样的竞争对手竞争势只能导致中国移动将自己画地为牢,牢牢的将自己定位为电信公司。如果中国移动想要在移动互联网中谋得一席之位,中国移动的竞争内容绝不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而是那些瞩目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当然,还有华为。过去信息产业链的价值核心部分在管道,掌握了管道就掌握了一切,现在利润最丰厚的部门在最接近用户的前端。概括来说,中国移动要争夺的是这四大块——入口、平台、云、内容!入口:当今互联网最成功的入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