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年说说helliphellip [复制链接]

1#

亲爱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小小猫塾。有段时间没有写文章了,快到年底了工作很多,所以更新的速度慢了,在此也要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猫先生还要更加努力!

牛年就快要到了,今天这期里猫先生要和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牛……的远房亲戚……还是老规矩,我们分别从自然、历史人文和艺术三个角度来了解一下这些被称为动物界里“重装坦克”的动物们。

01自然-认识一下犀牛

犀牛在目前世界上只分布在2个大洲-非洲和亚洲,共有5类:黑犀、白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

从生活地区分类来说:

非洲:黑犀、白犀

亚洲: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

从角的数量分类来看:

两只角:黑犀、白犀、苏门答腊犀

一只角:印度犀、爪哇犀

从嘴巴形状分来来看:

宽嘴巴:白犀

尖嘴巴:黑犀、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

(小朋友们记住这个分类哈,后面我们会用得着哟……)

犀牛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奇蹄目,简单的说就是它们的脚趾的数量是单数,这种奇蹄目的动物在全世界目前只有三种:犀牛、马和貘。

犀牛的脚趾

犀牛是吃素的(主要食物是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大多数体型较大而且很重(体重按吨计算……),身上披着厚厚的皮(最厚地方的有5cm),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犀牛在人类眼中就成了动物界里的装甲坦克了……

犀牛的颜色都是灰色或棕色,所以白犀并不白,它们其实是灰色的……至于为什么叫白犀呢?有一种说法是白犀的嘴唇是宽的,所以当时南非的人们给它们命名时,“宽的”的发音在南非荷兰语里和“白色”相近,就这样,这种犀牛就被叫成白犀了……

除了白犀是群居以外,其他犀牛都是独居生活(我自逍遥逛江湖……),大多数犀牛脾气很好的,只有黑犀脾气较差,一旦发了火会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冲向对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更可怕的是,一旦没有击中,它们会迅速转身(犀牛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蠢笨……)……所以没事儿还是别惹犀牛了……

02历史人文-犀牛与人

我们先从犀牛的名字开始讲起哈,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中也可以看出,“犀”这个字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见过犀牛,说明犀牛在中国生活过,随着后来气候变化,温度降低,再加上人类的捕杀,犀牛逐渐迁移到了更远的南方,所以我们也就看不到本土的犀牛了……

“犀”这个字很有意思,大家看一下,“尸”字下面是“水牛”两个字(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尔雅》郭注。),从古文献中可以看到,早期的人们对于和水牛体型差不多的犀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所以就给它们定了“犀牛”这个称呼。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西汉藏于国家博物馆

上面这件文物想必去过国博的朋友们会非常熟悉,这件错金银犀尊是一件青铜酒器,外观塑造的犀牛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致,前面猫先生介绍过的分类,小朋友们知道这个犀尊的原型有可能是那一种犀牛吗?

(提示一下:两只角,尖嘴巴,生活在亚洲……推测一下?)

在古时候,人们对于犀牛身上2个重要的部分非常看重,从而导致了犀牛数量大为减少,这两个部分一个是它们的厚皮,一个则是它们的角。

古代的时候,从部落到国家,战争不断,打仗的时候从将军到士兵都需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于是制作护甲的材料就非常重要,在很早以前,金属还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主要用来制作兵器,作为护甲来说就有点奢侈了(关键是太重……),这个时候,犀牛的厚皮就被人类看上了,这种厚皮可以用来制成护甲,保护自己不会被对方的兵刃箭矢所伤(然而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强……),渐渐地,犀牛皮制成的护甲在军队装备中就成为了著名品牌(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张逸少《北征凯旋诗》)……

如果说把犀牛皮用作护甲是为了生存,那么犀牛角的用途就有点那个了……在东亚,人们认为犀牛角可以用作药材,或者做成酒杯;在西亚,人们把犀牛角做成匕首的柄;在欧洲,人们认为犀牛角可以净化水,还能检测有毒液体;在非洲,人们认为把犀牛角磨成粉喝下去可以让自己更强壮……

大家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长相奇特的动物都会认为它们体内具有某些神奇的能力,那么获取这种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掉……据科学家分析,犀牛角是由角蛋白组成的,简单说就是和人类的头发指甲差不多……

随着对于犀牛角的需求量增加,大量的犀牛被捕杀,仅存的犀牛中有的种类已经到了濒危阶段(比如白犀亚种中的北方白犀牛,全世界只剩下几只雌性犀牛了……),亚洲犀牛种类中,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因为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再加上过度捕杀,所剩下的数量也不多了……

所幸的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禁止开展犀牛角贸易,这对非洲和亚洲的犀牛数量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还是那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03艺术-那些犀牛有关的作品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犀牛相关艺术品,来自于距今三万年前的法国著名肖维岩洞洞穴的壁画,据考古学家推测,洞内的画应该是由旧石器时代人类所绘画及雕刻的,原料是使用红赭石和木炭等黑色颜料。幅保存完好的绘画主题包括至少14种动物,例如马、犀牛、狮子、水牛、猛犸象或是打猎归来的人类,另外也有一些掠食者如穴狮、豹、熊及洞鬣狗,这也是最早的犀牛艺术作品。

丢勒自画像

在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也画过犀牛,他就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丢勒先生也是一位版画家和雕塑家,他在二十多岁时高水准的木刻版画就已经使他称誉欧州,在年,他根据一位不知名的艺术家的书面描述和素描创作了一副著名的犀牛墨水画,这位不知名的艺术家素描画的应该是一只印度犀牛,但是从丢勒先生画的样子来看就有点不太准确了……这说明他从来没见过犀牛……

丢勒先生的犀牛画

在我们中国,犀牛的艺术作品也很多,尤其是犀牛形象的青铜器,除了上面我们介绍的错金银云纹犀尊,还有下面这个商周时期的小臣艅犀尊,内底有27字铭文,记录的是商王征伐夷方时,赏赐小臣艅若干贝币,因而艅制作了这件器物来纪念。该器出土后流入美国,曾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的收藏品,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小臣艅犀尊是现在存世的唯一一件以犀牛为造型的商代青铜器

写在最后的题外话

猫先生最近虽然忙于生计,但是也一直没有放弃博物馆教育相关的工作,由于疫情原因博物馆活动近期没有再组织,不过我还是很期待等疫情控制后可以继续带小朋友们去博物馆看文物了解历史。

我建议家长朋友们带孩子们去博物馆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妨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结合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和艺术历史三部分去欣赏展品,这样的话也许对孩子会有一些帮助。

时间过的真快啊,一转眼又到年底了,从开始写第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小小猫塾一直还在坚持着,从文章到漫画,从线下博物馆讲解到线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