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http://pf.39.net/bdfyy/?
南粤大地正经历着64年来最热的夏天,酷暑之夜,广州个城中村万居民不得不忍受停电跳闸、无冷气可吹的煎熬。
7月7日上午,广州供电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受连日高温天气影响,广州电网负荷今年已四创历史新高。供电服务热线在6月份的电话接通量已达14.75万次,其中近40%是客户报障报修的。故障跳闸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地区,晚上7时到12时成为跳闸停电“重灾时段”。目前,广州供电局派出名配网抢修人员待命,日均90名坐席员24小时轮值接听电话,一旦接到故障报修信息,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
毫无疑问,这种临时维修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广州市近年来出台系列用电改造政策,将包括用电安全整治的城中村安全整治工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供电企业更是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城中村用电问题,为何无法标本兼治?城中村用电难题难道就没法破解了吗?记者近日兵分两路,深入番禺区里仁洞村和白云区大冈村,对两村近年来的用电改造项目进行调查对比,探讨城中村用电改造难点及寻找破解方法。
总体现状:用电需求好大,改造阻力也大
城中村电网改造遇瓶颈
广州城中村用电需求到底有多大?
经摸查,广州宅基地上以出租盈利(小工厂、小商铺、小公寓等)为主的建筑数量有15万栋,其中存量的违章建筑几乎都远超原来报装负荷容量的10倍以上。以白云区萧岗村棠溪F11九石岭#2公变房为例,其供电范围内共有9栋出租屋,平均每栋楼报装容量为4千瓦,而平均实际用电负荷高达84千瓦,是报装容量的21倍。城中村电负荷持续飞速增长,引发配网公用变压器大量过载、设备频繁跳闸、线路私拉乱接严重等一系列供用电老大难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用电难问题,近年来广州市出台一系列用电改造政策,疏堵结合,城中村用电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年至年,广州供电局共已投入约30亿元进行城中村用电改造;
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广州市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
年11月,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水务局联合发文,明确了城中村在年2月28日前已建成投产的用户所在街道办、镇政府确认下,即可进行供电,对存量用户采取“疏导”方式;城中村建成投产的建筑,在可供电的条件下均可进行供电报装,但不作为建筑物合法性证明。
年1月,广州市工信委联合广州供电局正式印发《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用电报装工作指引意见》,首次针对城中村用电问题出具工作方案;年5月,市工信委及市财政局印发《广州市城中村用电增容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加大对城中村补贴力度,对按期完成频繁停电城中村电力改造增容任务的“自筹资金建设台区”用户,由财政按照元/千瓦给予补贴。
尽管如此,城中村用电改造工作仍遇到很多阻力和问题,使得供电局不少基建项目无法按时投用。据了解,按照政府要求,年要完成半数城中村用电改造工作,包括解决78个频繁停电城中村的用电增容改造工作目标,但目前仅推动实施“自筹资金建台区”个,全市城中村仍有超过台过载配变,致使今年度夏期间,城中村用电仍然面临巨大压力。
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供电局计划在今年6月30日前投产8项迎峰度夏重点项目,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有两个项目进度滞后,供电通道出现“卡脖子”现象,这直接导致今夏天河、白云、越秀的用电负荷受限。其中,缺地、缺钱、缺配合是城中村电网改造的三大难题。而变电站等供电设备落地城中村受阻,则成为城中村供电难问题久未解决的主因。
亲历抢修:城中村一入夏就停电,违建严重用电超负荷
一入夏,白云区多条城中村便因电负荷过大,频频跳闸断电,导致村民日常生活深受影响。前晚,白云区石井镇大冈村又突然停电,供电部门紧急前往抢修后,村里才得以恢复供电。供电部门坦言,这种临时维修只能“治标”。只有村集体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积极筹资配合供电建设,才是“治本”之策。
现场:一入夏就停电,今年特别严重
违建用电增多,负荷高频跳闸
7日晚上8时许,白云区石井镇大冈村大冈东街号一带突然停电。广州白云区供电局西郊供电所副所长汪学辉带着抢修人员前往抢修。对于这种晚间的“突发任务”,汪学辉早已习惯:“这段时间天气凉快一点,城中村停电次数已经相对少一点;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接到五六单停电的。”
抢修人员很快就赶到了现场,村里依旧一片漆黑。很多村民因为忍受不了屋内的酷热,纷纷跑了出来。“今年这个夏天几乎每天一到晚上就开始停电,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一直停到第二天上午。”市民张先生是村里一座工厂的老板,他说,频繁停电已严重影响到生产,“往年都不会这样的,就今年特别严重”。
停电的原因是什么呢?抢修人员检查发现,村里的变压器和保险都没有烧,是用电负荷过高导致跳闸,在确保周边线路没有烧线短路后,抢修人员把电闸重新打开。汪学辉说,在确保周边线路没有烧线短路喽,设备还不能立即恢复供电,要等,设备太热了,一合上电闸,马上就会再跳闸。记者用手摸了一下,发现机器和电缆此时都还滚烫。“要等设备凉下来。”汪学辉进一步解释说,等待时间最少需要半个小时,遇到设备严重过负荷的时候,要等更长时间,“但市民不理解,认为我们维修不及时”。经过长时间等待,待设备具备重新合闸的条件后,汪学辉赶紧把电闸推了上去。
而更深远的一个原因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人口进入城中村,本地村民为了自己房子能容纳更多外来人口,从而达到租金收益最大化,纷纷进行加建改建。原来规定只能盖三层半的房子,往往改建成七八层,用电人口大量增长,也让原本达到平衡的供电设备捉襟见肘。广州白云供电局京溪供电所副所长*俊杰向记者感慨,该所供电主要覆盖白云区14条城中村,一年供电量高达23个亿千瓦时,等同于其他省份一个城市一年的供电量。
破解:谁投资,谁受益改造城中村电网
经过维修人员的紧急抢修后,大冈村在当天晚上10时左右恢复供电。
汪学辉却坦言,这种临时维修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电网改造速度早已远远赶不上城中村楼房建设速度。
类似大冈村这样一入夏就频频停电的城中村在白云区还有很多。据白云供电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光是去年白云区城中村用电抢修宗,最高一天达宗,因供电质量、频繁停电等引起的投诉有宗,占全局投诉总量的65%。
为破解用电难题,白云区去年率先出台了《白云区城中村规范用电实施方案》,让街镇来把关城中村供用电。此外,根据去年11月份广州出台的《关于解决城中村用电问题的工作方案》,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改造城中村电网。
“自筹资金”模式尽管已正在白云区各大城中村推进,但目前推进难度依然较大。以京溪供电所为例,该所供电范围共有14个城中村,目前推进得比较顺利的只有三四个村。其他村因为资金问题依然在观望。“一涉及到钱,部分村民都会相当犹豫,我们现在还在不断做工作。”
成功范本:番禺“南村模式”——政企合力破解用电难题淘宝村增12台配变,基本告别停电跳闸
番禺区在推广“自筹资金建台区”模式时,也遭遇了缺地、缺钱、缺配合的工作难点。但笔者了解到,番禺区在结合相关政府文件精神时,还创新了“自筹资金”模式,丰富了项目出资渠道,通过政企村三力合一,有效推进城中村用电改造项目。番禺区南村镇便是一个成功的范本。
??
名词解释
“南村模式即南村镇“自筹资金”项目模式,该模式指以区政府为主导,各镇(街)落实主体责任,与供电企业相互配合,因地制宜选用经济技术最优的网架及台区建设模式,多方共同筹资建设台区的城中村重过载台区改造工作模式。
“南村模式”既是政企村合力破解城中村用电难题的突破,也是广州供电局近年来着力破解城中村用电困局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6月广州市工信委组织召开的全市城中村用电改造现场会上,“南村模式”作为全市城中村用电改造成功突破的例子,鼓励在全市推广。
自筹资金建变压器解决频繁跳闸
“以前每年盛夏,我们都是‘看天吃饭’的,只能祈祷多下点雨,不然一到晚上,手机就响个不停,光去合开关就要合到凌晨三四点。新建台区之后,几乎解决了频繁跳闸停电问题,我们终于也能睡个好觉了。”站在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32号配电房旁,南村供电所运维班班员冯伟坚露出轻松的表情。
常住人口余人的里仁洞村原本籍籍无名,却因年阿里巴巴一份关于“淘宝村”的报告一夕爆红,短短几年内,4.7平方公里内竟聚集了多户淘宝商户,流动人口达人,出租屋多达栋。电子商务的发展导致该地用电量猛增,城中村无序建设则激化了供用电的矛盾。“以前夏天从晚上7点开始,电压就不稳定,电脑无法工作。”村内一淘宝店主无奈地表示,“更严重的是在网络购物节时遇到停电,一晚上就错失上万的订单”。
直到今年6月,里仁洞村通过“自筹资金”新建的变压器投产,才有效解决了频繁跳闸的问题。“像这样的新建配变在里仁洞村已经建成10台,新建配变所覆盖的区域,今年从未发生过跳闸。”广州番禺供电局负责人介绍,该村将在7月10日之前完成12台新增配变的建设,可保证该村从目前直到年的用电负荷。
两方出资三级补贴保障供电设备落地
“自筹资金新建台区”的模式由广州番禺供电局自年7月开始在南村试点。在项目出资方面,番禺区形成“两方出资加三级补贴”模式(三个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承担一点、村社自筹一点),即番禺供电局与村委双方共同出资,并结合镇(街)政府、区、市三级财政补贴。为村里自建变压器给予资金支持,确保供电设备落地。根据《解决城村中用电问题的工作方案》中明确,对自筹资金建设台区的做法政府予以补贴支持,市政府、区政府各自按元/千伏安,合计元/千伏安的标准进行补贴。同时,南村镇政府再按照每新建一台变压器补贴20万元资金的力度,鼓励各村积极开展自筹资金建设台区工作。
以里仁洞村新建的32号箱式变压器为例,一个千伏安的变压器,市、区一级按照元/千瓦的标准,补贴15.75万元;南村镇政府按照每新建一台变压器补贴20万元。供电局投资约10万元,再加上该变电站设计合理,离相关电房很近,新拉线路短,最后里仁洞村村社自筹资金仅投入13.25万元。
“南村模式”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政企村三力合一,沟通协商,能够因地制宜地选用经济技术最优的网架及台区建设模式。目前因地制宜采用了“新建开关房接入箱变(台架)”、“原有电房接入配变(无需新并柜)”、“原有电房接入箱变(需新并柜)”等三种台区建设模式,实现经济技术最优。
合力推进用电项目建设年前可安然度夏
南村镇通过政企村三力合一,极大地推进了城中村用电改造项目建设。至今年1月,广州供电局已与南村镇16个村社签订62项“自筹资金建设台区”项目的投资意向书(新增配变65台,容量千伏安)。对南村镇“自筹资金”项目,按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确保6月30日前完成频繁跳闸台区改造约50台,剩余项目于7月10日前全部竣工送电。届时将解决南村镇96个重过载台区的跳闸问题,彻底解决频繁跳闸停电问题。据测算,到年,南村镇都可以安然度过夏季用电高峰,并满足用电负荷的自然增长。
另外,因为南村镇“自筹资金”成功推进的示范效应,番禺区各镇(街)随即亦积极效仿,广州供电局先后完成了钟村、石壁地区合共69项自筹资金项目方案编制及初步审查工作,城郊、沙湾、石基也有65项自筹资金项目落实建设意向。
从番禺区城中村供电改造经验可以看出,“南村模式”是各区城中村用电改造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可从根本上破解城中村用电难题。广州供电局呼吁全市各区、各镇街学习番禺“南村模式”,加快解决全市城中村供电改造问题。
跳闸停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