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识付费课程策划大纲样例 [复制链接]

1#

说明:这是三节课《课程制作》的一项作业。不揣浅陋,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肯定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但作为课程策划大纲的一个样例模板,可以了解大致的结构、内容消费逻辑等。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帮助!

“黑天鹅事件”课程内容策划大纲

课程形态

15-20分钟的音频课。

课程目标1.用户目标

(1)理解“黑天鹅事件理论”

(2)认同3个启发性结论

2.业务目标(1)完播率80%

定义:用户听到全部音频时长的90%的比例,如20分钟的课程,用户听到18分钟及以后的比例。

(2)转化率15%

定义:本课属于“认知升级”专栏的一课,允许用户任选一节课程试听。用户试听该课后,三天内订阅专栏的比例。

课程背景1.用户画像

我们的用户是“终身学习者”,是不断探索陌生领域的“高级外行”,而不是“小白”。他们把学习当作提升自身存在度和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对自我发展和个人成长有上进心和焦虑感。

性别男女比例51.22:48.88,年龄集中在25-35岁,总体年龄倾向年轻化,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杭成等新一线城市。

详细参考《用户画像报告》。

2.课程矩阵定位

以下应该是机构的课程矩阵的体系图,如知识付费产品包含5种类型、3大系列,本课程在第2大系列的专栏类课程的第4部分等。

明确课程矩阵定位,有两大作用:

一是对本课程在知识地图的关系比较清晰;

二是对用户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有个基本预设。比如,是否假设用户对复杂性理论、随机性有一定了解,是否假设用户对金融市场有一定了解等。

详情参考对竞争友商的《课程矩阵拆解分析报告》。

课程内容设计逻辑1.消费起点

近年来,“黑天鹅”频频见诸媒体,特别是爆发“新冠疫情”之后。用户对“黑天鹅”有所听闻,但可能并不完整、确切地了解,更有一种缺乏安全感,在巨大不确定和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不知如何应对的焦虑感。

详细参考《舆情调研报告》。

2.消费终点

用户的焦虑感得到一定缓解,有启发,会思考接下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将要怎么去做。

同时,用户也获得了谈资,社交货币,提升朋友圈中的KOL形象。

3.内容消费结构(1)起:故事引入

-“上海伪名媛”事件,对奢侈品牌、涉事酒店的突如其来的冲击和影响,无妄之灾。

-泰坦尼克号船长在出发时自信满满的话

(2)承:理论介绍

-“黑天鹅事件”由来

-罗素“火鸡的第天”

(3)转:不知道的事更重要

-餐馆的“神秘配方”

-《从0到1》关于“创业秘密”的论述

-区分“黑天鹅”与“灰犀牛”(是真的不可预知,还是视而不见?)

-结论1: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更有意义

(4)合:适应不确定性,从无序中获益

-副总裁哥哥与创业者弟弟的故事

-塔勒布如何从“9.11”的做空期货赚得盆满钵满

-不同职业的选择,平均斯坦与极端斯坦

-推荐作者的另外两本书:《反脆弱》、《不对称风险》,适当引申,埋下引导用户订阅专栏的伏笔和钩子

-结论2:保持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5)导:引导订阅和分享

-总结:尽可能多地尝试和尽可能多地把握正面“黑天鹅事件”机会

-引导用户订阅专栏,可以了解更多具体的措施、应对,这也是把握正面“黑天鹅”

-引导用户分享到朋友圈,提供金句作为现成的推荐语,有可能带来“弱连接”的意外惊喜

4.金句

-我们对未来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不确定。当不确定来临时,需要作好心理和技术准备,避免恐慌,赢得生机。

-我们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知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仅仅一次观察就可以颠覆上千年来对白天鹅的数百万次确定性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你所需要的只是看见一次黑天鹅(据说很丑)就够了。

-既然黑天鹅事件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就需要适应它们的存在(而不是天真地试图预测它们)。

-我们不学习规律,而是学习事实,而且只学习事实。即使对于规律,我们也倾向于学习规律,而不是学习有关规律的规律,规律之上的更本质的“超规律”。

-所有人都知道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但预防只得到很少的奖赏。

-如果你从事一项依赖于黑天鹅事件的职业,加入一个群体是更好的选择。

-人们常说智者能够预测未来,或许真正的智者是那些知道自己不能预测未来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