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才签RCEP又 [复制链接]

1#

年11月23日

大洋彼岸的“漂亮国”,现在还在为总统竞选结果打嘴仗。到明年1月份的换届过渡期,权力能否平稳交接目前都是个问号。不过不论是哪个*执政,继续遏制中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必然是该国利益集团要做的事情。

教员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不,刚刚签订完RCEP协议,我国又宣布考虑加入CPTTP协议。CPTPP为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共11个国家重新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于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覆盖4.98亿人口,签署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

TTP本来是奥巴马时代,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另外拉了个独立于世贸协定的贸易群,妄图重新孤立中国而做的努力。特朗普一上台,公仇私怨一起来,马上退了TTP。日本一看有点绝望,又不甘心,于是自己当了群主,期望能够熬过去,静待花开。CPTPP也修改了不少有关于美国特意提出的意识形态等苛刻条件,毕竟大家都是来做生意赚钱的,没有那份当世界警察的闲心嘛。

中国这厢表示愿意加入CPTTP,日本马上表示欢迎,可以好好谈谈。RCEP和CPTTP涵盖了世界贸易量的30%以上,美国退群后,中国利用对岸的至政治空窗期如果借着签署RCEP的势头,顺势加入CPTTP,那么在这个贸易组织就比美国先占据了有利位置,为将来的掰手腕赢得了先机。

RCEP网上的解读很多,今天我们谈两个有意思的话题——RCEP对东亚的意义和印度为何没有加入。

这次RCEP最重要意义,是隐藏在该协议外衣下的中日韩自贸区雏形。中日韩直接签订自贸协议,对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次序必然产生严重的冲击。所以每次谈判顺利的时候,不是韩国总统被弹劾下台,就是钓鱼岛出状况。(这都和美国幕后的黑手有关,韩国有美国设立的检察官制度,日本有特搜部。有时间再来单独写写这两个美国安在日韩的“东厂”“西厂”。)

这次借着RCEP中日韩实现了初步的自贸合作,三国在这个框架下实现了部分互免关税,比如说电子产品,汽车等。框架覆盖了日本一半的贸易额,日本在输出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能进口到廉价商品,比如农产品。之前有同学在日本留学,说见到日本超市的奇葩景象,二斤西红柿的价格跟旁边电饭煲的价格差不多;西瓜贵到论片卖……因为日本封闭的农产品市场全球闻名,这次日本将取消中国农产品56%的关税,只保留大米,小麦,猪牛肉,奶制品和糖五项关税,这还是因为日本农协强大政治游说之下保留的。

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对价是其他各国对日本免除92%的关税,覆盖日本亿美元的出口商品。RCEP之下,中日韩就可以日拱一卒,不断互免关税,为将来的三国自贸区谈判夯实基础。商务部商贸司司长张少刚就表示,RCEP签订之后,中日韩谈判就将提速,争取早日达成水平更高的中日韩自贸协定。这意味着将来东亚可能诞生一个类似欧盟或者北美的统一市场,东亚儒家文化圈才能摆脱内卷的趋势,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说起印度,中文互联网上基本是一片轻视和嘲讽。这次签署RCEP协议,日本曾将表示,印度不签,我就不签。结果敌不过真香定律,赶紧签了。印度最初是有意加入RCEP。其实这次签署协议的15个国家在年就完成谈判,一直在等印度。毕竟印度拥有广袤的土地和13亿人的市场和世界第6的GDP。但印度不断提出新的诉求,导致签约一拖再拖。后来反倒是日本人等不及了,私下询问各国是不是先排除印度,咱们哥几个先把协议签了,等阿三想通了再来。

那么印度为什么对RCEP一拖再拖呢,这并非政客们敌视中国或者盲目自信,毕竟事关国家经济大局,小朋友才争个对错,大人只看利益。中日韩因为地缘政治,历史民族纠葛民间经常互撕,该做的生意还不是照常做。

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的经济结构。印度不是个出口导向性的国家,年外贸只有亿美元,世界第十六,相比其世界第六的GDP真是不成比例。而且长期没有发展,过去五年,增长额只有7%。政府内部评估印度贸易协定利用率太低,而且产业结构也有问题,RCEP15个国家,印度对其中11个有贸易逆差。而且还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比如印度和东盟的贸易逆差从年80亿美元亏大到年的亿美元。

印度平原盛产棉花,可是印度的纺织业却很弱小。以小工厂为主,大概相当于中国90年代中期的乡镇企业水平,根本没法跟中国的纺织业竞争。印度年与中国贸易额千亿美元,其中逆差亿。而纺织业又是印度的就业主要渠道之一,从业人口万人,仅次于农业。而农业方面,印度的奶业也是主要产业,3亿奶牛。这还不包括印度满大街晃悠的“印度神牛”。印度奶业多以小农家生产为主,集约化和奶质远逊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像印度这种处于工业化前期的经济体,在市场的全面开放面前只会手足无措,逆差不断上升,民族产业遭受严重冲击,失业人口激增,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印度实在是没有勇气在当前签署RCEP协议,哪怕找梁静茹借点“勇气”都不行。

反观日本,工业实力超强,农业虽然跛脚,也不害怕冲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嘛,高高兴兴就加入了协议。

中国改开40年,国内的市场竞争激烈,逐渐内卷。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升级科技生产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要走出去。之前的一带一路是为了释放过剩的基建能力,现在的各项自贸协定,则是为了释放巨大的工业生产产能。如果无法释放产能,解决市场内卷问题,那么类似美国年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头可以看到的“白犀牛”。

说完宏观,回头看看A股市场。

最近因为债市的各种违约,市场明显信心不足。担心类似年去杠杆造成的股灾双杀。毕竟连华晨集团这种浓眉大眼的国企也开始公开赖账了,谁知道华丽报表包装之下的上市公司们,哪一天不会爆个大的。康得新和康美药业这二康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到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处理结果呢。

不过周末国家金融委开会,刘鹤副总理表态,坚决打击“逃废债”,牢牢控制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

有了高层决心兜底,今天新加坡富时A50指数涨超2%,创了新高。

上证指数也在有色金属,券商等的拉台下离新高只有一步之遥。两市的成交额再次逼近万亿,相信当持续放出万亿以上量能的时候,就是完成中期调整,向上有效突破的时候。

今天煤炭ETF涨了5.8%。要知道今天上证中位数涨幅只有0.2%。煤炭大幅涨价是在3个月前,而现货市场延迟了数月才发动行情。之前我们提到的沪铜走势也完成了有效突破,现货市场迟早会出现一波大行情。毕竟除了有金矿的紫金矿业,云南铜业,江西铜业的月线才刚刚走出底部。

小荷才露尖尖角。做那只立在上头的蜻蜓吧。

铝期货离年那波供给侧改革的高点还有点距离,不如铜有潜力。这次铝的大涨很可能叠加了新能源汽车对铝需求的预期概念。每个人的精力和资金都有限,而资源股实在太多了,找自己熟悉的做就好了。疫苗加速推出,经济重启补库存的逻辑就形成了,在经济过热之前,顺周期的资源股都有搞头。只不过当经济真的过热,有调控预期,比如加息预期的时候,就该离场了。这里不过是第一波预热。

另外一个中期赛道是本月和周期股一直强调的机器人行业。本人中期持有的之前重点推介过的科创板绿的谐波,成本70。选择该股的逻辑之前分析过,做机器人关键部件,缓冲器。相当于人体的关节,这个部件以前被日本垄断,有国产替代的预期。

九号公司短线大涨的机会错过了,因为实在太贵了,不过次新股本来就不能以估值来判断买卖点,拼的就是当时的市场情绪。科沃斯今年涨幅太大,技术上也有做顶的模样,只看看就好了。

埃斯顿股东减持,依然很坚挺。跌了6天,顶着减持利空,三天就大涨创了历史新高,这往往是短线要主升的标志。

资金在不同的板块间切换,市场的选择总是对的。潮起潮落间,完成财富的再分配。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国付出40年时间,整整2代人的血汗,才换来今天的产业升级,可以与世界霸主掰一掰手腕。资本市场更不是慈善中心,要不断收获,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进化。

观海听潮之时,能否自在吟诵: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

滚雪球的铜豌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