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直被模仿禽鸟游鱼婴戏太子玩莲, [复制链接]

1#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80910/6515633.html
太原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qfl168.com/
我们本章节是教大家认识“瓷”,瓷器精美,具有收藏价值,一件国宝级的瓷器动辄价值上亿,它们代表着我国的文化底蕴,物有价而其精神无价!部分内容参考至范冬青女士所著《说瓷》,范冬青女士是古陶瓷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之一。随着喜爱收藏古董的人越来越多,收藏界也免不了鱼龙混杂。一份可信度较高的权威读物,透露个中玄机,其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上一章我们讲到耀州窑,这章继续来说耀州窑的特点。耀州窑的装饰方法有划花、印花、刻花、剔花。划花:线条一致,没有粗细变化;刻花:用刀犀利,线条有粗、细、深、浅之变化(见下图);印花:模子压印,器物可能不是拉坯成型,因为上面有手指印(下图);剔花:也叫“剔地留花”。耀州窑以刻花取胜,刀锋犀利、线条生辣。上海博物馆著名的耀州窑刻花梅瓶便是其代表作。耀州窑的印花装饰与定窑不同。总的来说,印花是定窑夺冠,刻花是耀州窑为首。耀州窑器物底部通常施釉较薄,因为窑温较高,会呈现出黄褐色,类似于烧焦的痕迹,这是耀州窑的特点。耀州窑上釉往往漏釉,露胎处也会出现烧焦的色斑(见下图),而越窑则不会出现这种焦黄的痕迹。下图母子虎枕,可以作枕头,也可以镇宅,以虎口巧作出气孔。耀州窑的印花装饰,图案有缠枝花、禽鸟、游鱼、婴戏。因为耀州窑制作精美,在北宋中晚期成为了地方向朝廷的常年例贡。这类贡器是在黄堡镇烧制的,“元丰”为北宋中期年号。《元丰九域志》卷三有:“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也有耀州贡瓷的记载。年耀州窑窑址调查发现龙、凤纹标本,从而证实了年北京广安门出土的青瓷为黄堡镇耀州窑所烧之贡瓷。后被金人搜刮掠夺,成为金人的战利品。耀州窑进贡的时期是神宗元丰年间到徽宗崇宁之间约三十年,即北宋中期至晚期。北宋中期耀州窑标本的花纹呈多样化,有缠枝、折枝的菊花、牡丹、莲花。莲花又有把莲纹由莲蓬、莲花、茨菰等扎在一起。耀州窑碗有饰三束把莲纹的,中间有字“三把莲”。明初永宣青花盘上的把莲纹就是源自耀州窑。还有凤穿牡丹、云鹤纹(见下图)群鹤纹、博古纹、鱼纹(配水波)、婴戏纹(见下图)、梅竹双清、童子持莲(也叫太子玩莲,寓意“连生贵子”),还有很少见的飞天纹样。北方烧窑用煤,火焰短,易成氧化焰,成器青釉泛黄;南方用柴烧窑,火焰长,易烧还原焰,瓷器釉色青绿。耀州窑窑址还出土了金代遗物,除青釉品种外,新起一种月白釉也很有特色。此时的器物,一般胎釉较粗,盘碗器物的内心有一圈是无釉的(为了叠烧)。金元时期,对瓷器的质量要求没那么高。所以,为了追求产量,民间商品瓷很多都采用叠烧。到金代,出现了一些新的纹样布局,比如在盘碗中用直线分六格,每格内均有相同的花纹(以青黄釉的厚胎粗瓷较多,同期其他窑场中也有类似图案),还有一种金代特有的图案是盘碗中刻划犀牛望月(不论哪个窑口,犀牛望月纹是金代特有的花纹)。到了金代,在粗糙的盘碗中,以一两道弦纹匡圈,内刻一朵莲花一片荷叶,这种一花一叶花纹也是金代特有的纹饰(见下图)。耀州窑是北方民窑中的佼佼者,北宋中期兴起,到晚期成熟的刻、划、印花装饰对临近地区的陕西旬邑窑、河南新安窑、临汝窑、宣阳窑、内乡窑、宝丰窑、禹县钧台窑都有影响,甚至远到广州西村窑、广西永福窑都生产了具有耀州风格的印花瓷器,形成了以耀州窑为中心的耀州窑系。耀州窑也有仿紫定的酱色釉,还有仿黑定的黑釉,主要的区分方法是看胎,胎够白的为定窑。耀州窑我们就说到这里,下一章开始讲如画一般的磁州窑。记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