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陕西老农挖出铜犀牛,主动上交博物馆获 [复制链接]

1#

汉武帝刘彻死后葬于“茂陵”,同年,霍光下令军队在帝陵附近安营扎寨,专职宿卫,两千年沧海桑田,“豆马村”民早已忘记祖先是西汉精锐,更不记得自己的使命,直到有一天。

六十年代初的某天,豆马村民赵振秀要修牲口圈,他清晨匆匆去大土坡取土,结果一铁锹下去就碰到脆响,“这地方咋会有陶罐?”

豆马村地界邪性,号称飞鸟不落地,盘龙调头回,种下庄稼都不好长,能挖出宝贝?他三刨两铲地挖啊挖,最后,一个大陶瓮初露峥嵘,“这绝对是老辈留下的东西!”

大陶瓮里东西多,但都灰头土脸的,赵振秀怕人看见,随便提了件重家伙送上车,又把陶瓮埋了回去,回到家让媳妇清洗干净,我滴乖乖,可不得了喽!

煤油灯下,那件青铜器造型雍容,是牛?不像,头上咋有角嘞?宝贝两尺长,一尺高,除了铜锈,其余绝对可做镇宅之宝,可两口子兴奋没多久,心就悬起来了。

新中国大队天天宣传爱国,地是国家的,挖出来的宝贝能独吞吗?再说隔墙有耳,万一让大队知道,岂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赵振秀琢磨一宿终究没糊涂。

他找到大队书记,把昨天挖到宝的事和盘托出,书记不敢怠慢,又赶紧汇报乡里,乡里没主意,又赶紧上报,隔天,两名考古专家驱车来了。

这是一座祭祀酒樽啊!“什么樽?”蹲在地上的赵振秀听不懂,“秦汉时喝酒的家伙事”,文管干部顾不上理会旁人,眼睛都直了,许久,缓过神后才又问“你说还有其他宝贝?”

赵振秀带人去挖出了陶瓮,一看,有漆盒,笔洗,铜镜,都是汉代的家用之物,年代实在是久远了,专家太兴奋,这小小的豆马村居然还有文物,大概过了半个月,支书去城里开会,带回了豆马村的来历。

说专家查阅了古籍,豆马村北边1.5公里就是汉武帝的陵墓,这村子是驻军之所,也就是说,村里大多数土著祖上都是军人,可为什么叫豆马村呢?

霍光亲自点兵屯驻,两名将军一人姓窦,一人姓马,所以后人把这村子合称“豆马村”,没想到捡了宝贝还弄清了自己的来历,村支书也为赵振秀带来了好消息。

经上级决定,赵振秀拾金不昧,主动上交文物,奖励人民币50元整!台下欢声雷动,铜犀牛如今已经转移到国家博物馆,定为一级国宝,至于这么贵重的铜犀牛为何会在驻军手中,这渊源就没人说得清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