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极危还是泛滥都是人类惹的祸 [复制链接]

1#

要不

是今年春假的西藏之行,“喜马拉雅塔尔羊”,这种名字又长又奇怪的动物应该根本不会进入我的视线。

被我念叨出来的羊

在吉隆口岸附近,立了“珠穆朗玛峰江村保护区”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在江村保护区生活的一些珍稀、罕见动物。瞄了一眼那个牌子,一个出奇长、几乎占了半行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喜马拉雅塔尔羊”(那些“a”音要念得很重才有感觉),我把这个名字念出来,同行的人听了,都笑着说“这都什么*”。但自此,这个名字就印在了我的脑海。

在吉隆停留的最后一天,当我们乘车从口岸回镇上的时候,司机忽然停下车,指着前面,与此同时,我们也看见了前方几只棕色的食草动物。这里恰好是公路拐弯处,一面是山崖,一面是滑坡,在滑坡这一侧的公路围栏外有一条狭窄的地面,几只羊正定定地站着。

蚊子摄。

鸟导小关老师用望远镜瞄了一下,觉得可能是之前已经见过的斑羚。但是不敢疏忽,我们还是决定下车观察。这时候,那些动物已经警觉,开始陆续往陡峭的大滑坡下走。我们再近距离用望远镜一看——呀,在这堆棕色动物里,有些只有小角,很可能是斑羚;有些长着大角、还留有长长的毛,明显是羊的样子。

羊内心独白:“哎哟,两脚兽怎么盯着我呐!”蚊子摄。

斑羚状动物。蚊子摄。

可是,好不容易确认了这些是羊,我们又开始怀疑:这些羊看起来跟家养山羊一模一样,他们,是野生的吗?说是家养的,这些羊倒面露警觉,作势要往滑坡下的山谷里逃跑;但说野生的,这些长得真的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野生羊……

大家正在猜测,我忽然脑子灵光一现,不知从哪里来的灵感,指着下面的羊喊道“喜马拉雅塔尔羊!”当然,因为当时团里没有任何人知道塔尔羊长什么样,大家也就哈哈笑着认为我随口开玩笑。

拍完了这堆斑羚+貌似家养羊混群,我们回到了车上。好奇心驱使我们搜索喜马拉雅塔尔羊,到底长什么样?一看网图,我的眼睛都得意得亮了起来:我们看到的,还真的是喜马拉雅塔尔羊!

后来,我们咨询了中国兽类专家,得知我们以为是斑羚的那些小个的羊,原来是喜马拉雅塔尔羊的母羊。

内心独白:”嘿嘿,想不到吧~“蚊子摄。

再一问、一查,我们更是傻眼了。这种看似其貌不扬的东西,在中国属于极边缘分布,是中国最为罕见、也是最晚被发现的羊,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羊只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也就是与尼泊尔交界的吉隆等几个县,并且一般都在海拔较高、人们难以接近的地方生活。因为环境破坏和捕猎,它们的数量已经减少到接近灭绝的地步,现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已经是“极危”等级。据统计,这种羊已经只剩下多只了。所以,我们这次能在路边碰上十几只,也真是撞了大运。

蚊子摄。

别看塔尔羊其貌不扬,他们为了生活高原雪山这样严峻的环境下,演化出了很多让人惊叹的功能。乔治·夏勒博士,著名研究青藏高原的专家,把这种动物称为“最挑剔的羊”,因为这些羊在世界上这么多生态环境中,偏偏选择了条件最艰苦的雪山。

为了在雪山上生活,它们的蹄子进化出了有弹性的核,这样它们不论在平地上还是山地上都行走自如;在蹄子的边缘,它们长出了一层角蛋白,让它们在陡峭的山坡上也能行走;它们还有悬蹄,能在陡峭岩壁上给予支撑。

用西方狍的蹄子,做一个并不严谨的示意图。图片来源:Wikipedi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