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经过乌鸡国时,遇上的假国王是个狮子精,在后来到达狮驼岭(狮驼国)时,又遇上一个狮子精,并且两个还都是青毛狮子。吴承恩在改定《西游记》时,可不是把前人的稿子简简单单就汇总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大量的删改。除了这两只狮子,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并没有遭遇其他同样的两个妖怪。
《西游记》也写到三个牛类精怪。过火焰山时,孙悟空斗的是牛魔王,这个牛魔王是个真正的牛精;在金兜山前,孙悟空斗的青牛精,严格来说不是牛精。《西游记》中从来没有称呼金兜山的妖怪是青牛精或牛精,而是称其为独角兕大王。
古籍中对于兕的描述为:状如牛,苍黑,板角。
既然是样子像牛,可见不是牛。
至于在金平府偷油的三个妖怪,也不是普通牛精,而是犀牛精,并且是犀牛中的望月犀牛。
那么,为何一部《西游记》会出现两个狮子精,并且是青毛狮子呢?
那么,《西游记》中的两个青毛狮子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吴承恩在改定时,两个狮子精并不完全相同。
《西游记》中写到假国王露出真身时,道:“镜里观真象,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
这个狮猁应该是像狮子而不是狮子的一种怪兽。就如独角兕大王不是牛精一般。
在写到狮驼岭上狮魔王时,《西游记》则明确定位为青狮精。
另外,《西游记》中这两个故事其实各有源头。
在《诗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唐僧一行经过一个地方叫做狮子林。那地方有许多狮子与麒麟。那狮王更是聪慧通灵,见到唐僧一行来到,竟然口衔香花,前来送行。一直送出五十里后,唐僧才回身与狮子王告别。
很明显,狮子林中出现的这个很温顺的狮子王,极有可能就是乌鸡国那个没用的青狮精的前身。
在《诗话》中没有狮驼国的故事,不过,在明朝人编订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则提到,在经过朱紫国后,唐僧师徒来到了狮驼国。狮驼国百姓都被青狮、白象、大鹏三妖吃光。唐僧师徒也被困,后来是孙悟空用缩身法离开,向灵山求得援兵,方才擒拿三妖云云。
在《西游释厄传》中,除了没有提大鹏是如来的便宜娘舅,把大鹏吃尽一百姓改成了三妖一起作乱,几乎和定稿的《西游记》一般无二。
我大胆估计,或许是在西游故事流传时,许多人都觉得像狮子这样的猛兽,怎么能如此轻易顺服呢?那必须要作恶一番,再被唐僧师徒降伏,才见得唐僧佛法高深,孙悟空神通广大。于是,《诗话》中那恭敬送花的狮子王,就被分裂成了一强一弱,一恶一善两个狮子精。
为了做出区别,吴承恩在定稿时,又赐二狮之一为狮猁怪。于是有了如今的《西游记》中两个青毛狮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