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摄影犀牛江畔铸铧人
TUhjnbcbe - 2024/9/14 16:54:00
犀牛江畔铸铧人加铁料成品脱模模子去渣支模浇铸取铁水铧,官称犁铧,人类农耕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农具之一。由于各地土地类别差异较大,故而铧的大小形状也不尽相同。位于犀牛江畔的康县太石乡雍坝村,有着余年的传统制铧历史,农耕年代以及新型耕播机械普及之前,雍坝村铸造的铧因为质量可靠,款式多样,一度远销陕甘川三省二十多个县域,名声大噪。全村老少也在老一辈铸铧人的带领下,熟谙其技的同时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年,这项工艺成为“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多年来,铧的用量已经越来越小,铸铧这门古老的技艺也渐渐无用武之地。年12月,雍坝村却接到一批订单,村头江边的空地再次变成偌大的生产车间。凌晨五点,犀牛江畔的气温低至零下七八度,随着铸铧负责人点燃炉膛,轰鸣的柴油机带动强劲的鼓风机,整个大坝一时间火光冲天。支模、烧铁、浇铸、脱模、分拣、修整,进料的、扬炉的、拨渣的、取火的、出铧的……全村五六十号人齐上阵,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大家有条不紊,配合默契,热闹而忙碌的劳动场景颇为壮观。陇南日报通讯员郭林摄影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摄影犀牛江畔铸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