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25日在京举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周琰获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国际空港口岸,近年来出入境吞吐量不断攀升,年的进出境旅客总人数已超过万,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航班量和旅客量的不断增加,走私形势亦日趋复杂,方式不断翻新,手法更加隐蔽。传统的海关查缉模式已渐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缉毒缉私工作,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全面有效打击空港走私行为。”周琰介绍道。
白手起家解困境,“数据海”里探新径
在创新之前,海关旅检传统查缉模式是主要依靠“人”主观经验、“机”检判图和缉私“犬”辅助的“人机犬”模式。但是随着客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加上走私分子“日益精进”的伪装手段,这种传统查验模式的局限性不断显现,查私查毒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加。面对这一困境,周琰立下“军令状”:在空港缉毒风险研判领域,如果世界各国海关都在创新,那么中国海关就应是开拓者、先行者,上海海关缉毒团队就要争当旗手。
为此,周琰总结自己在旅检一线的多年查缉经验,积极尝试将分析研判工作从前台延伸到后台,将熙熙攘攘的旅客信息进行数据化整合,努力将现场查缉经验信息化,科技化。在摸索过程中,他发现了“大数据”这一突破口,随即带领团队参阅了大量书籍论文,克服市面上相关文献理论论述多而实操经验少的困难,“白手起家”以国内外查获的数千起走私案件为样本,结合“大数据”理念和“数据挖掘”理论进行后台分析。
12本工作日记,个高风险名单,张重点过机图像……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磨,周琰创新提出了“聚”、“类”、“拟”、“合”四步的“高风险旅客筛选法”,通过数据清洗和模型建立,实现多部门联防联控,以合力提升打击精度和准度。
精准命中识罪犯,“鹰眼”发威立功勋
“高风险旅客筛选法”在初试阶段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年1月,周琰带领“智剑”缉私工作组第一次利用大数据风险要素后台分析对涉毒嫌疑人进行布控。“当天嫌疑人的航班还未到达机场,但我们已经做好了重重布控,对各种情况也布置了相应的方案。”周琰坦言,这是突击队运用新方法的首战,内心难免紧张,但必须稳住情绪,同时安慰和指导队员正常布控。
随着航班正点抵达,突击队员们与嫌疑人展开了正面交锋,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眼前的南美籍大妈与想象中的毒枭形象完全不符,且经过仔细检查,其随身包、鞋及行李中均无嫌疑物品。“难道大数据后台分析并不精准?”迟疑之际,嫌疑人皮夹中掉落的纸片露出马脚。最终,经过人身检查,发现其用特制的胸罩、内裤捆绑了近三公斤的可卡因,成功将其抓获。
“大数据让我们实现了精准打私,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只有重拳打击这些走私行为,才能更好地维护海关形象,保卫国门安全!”周琰如是说。首战告捷,给周琰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他和同事们再接再厉,将“高风险旅客筛选法”愈发打磨成熟,通过缉私工作组“运动战”与旅检现场当班科“阵地战”相结合、机动力量与静态监管相配合的立体缉毒模式,在浦东机场海关旅检一线屡立战功。年,查获全国海关行邮渠道最大可卡因系列案件,查获可卡因总重量达80公斤;年,查获全国海关行邮渠道最大量液体可卡因伪装红酒案件,查获可卡因20公斤。
推广发扬无藏私,“孺子牛”传道不辍
周琰从未满足于自己发光发热,他更愿做一颗“引燃”身边一群年轻人的火种。
他采取“1+4+X”组织架构,组建了总规模达30人左右、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智剑”缉私工作组。他把“高风险旅客筛选法”毫无保留地传授,手把手教导团队成员,在一次次实训考核、一次次合作查缉过程中,培养出了一双双年轻的“火眼金睛”。
年2月,“智剑”缉私工作组根据前期数据分析,锁定某非洲直航航班上,一名东南亚籍女性有重大走私嫌疑,于是进行布控。工作组成员分为便衣组和视频监控组对嫌疑人进行跟踪后,发现其已怀孕,且神态自若。尽管如此,队员们并未被表象所迷惑,当嫌疑人通关时果断拦下她。“经过X光机检查,她所携带的满满一箱鞋都有异物,拆开后却发现所有异物并非违禁品,而是写了编号的纯塑料模具。”为什么边框塑料那么厚?经验丰富的突击队员并未惊慌,而是仔细检查,拆开行李边框,还是没有异样。最终,在申请上级部门的同意下,进行切割,切割中落下了塑料和灰色粉末,经鉴定该粉末为可卡因。“原来这是走私集团最新工艺的可卡因,他们声东击西,想利用怀孕人员掩人耳目,另外利用明显鞋底的假夹层来掩盖边框真毒品。”
“勤奋加智慧才能出鞘利剑,有效斩断走私链条。”随着创新方法的升级,“智剑”缉私工作组在缉毒缉私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年至今共查获毒品案件18起、各类毒品公斤;查获涉濒危走私案件16起,其中穿山甲鳞片制品、犀牛角制品、象牙制品公斤,涉墨西哥石首鱼一级濒危案件案值万元。
供稿/上海海关
监制/陶永
审校/付军锋朱伟
编辑/王晓丹刘畅
美术编辑/卫昊常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