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较为名贵的牙角料之一,较之象牙更为稀有。现亚洲犀牛和非洲犀牛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一切以犀牛制品的交易,固而犀牛角制品在当下又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流通于市的精品犀角制品,大多是古代制作而成。在古代犀角是与夜光壁、明月珠相提并论的存在,因为犀牛为猛兽,在古代人们将犀牛作为崇拜物,认为犀牛有辟邪、镇宅、保平安的寓意。且犀牛角本身长在犀牛的鼻子上,是由角质层纤维化而成,色泽乌黑,内中较浅,为灰褐色,也有浅淡黄色,性寒,味苦酸咸,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犀角,番名‘低密’,弘景曰‘入药为犀生者为佳’。”可见犀牛角之珍贵。
犀牛角作为珍稀之物,古时也被人们用来雕琢器皿。关于犀牛角雕琢器,也有“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肃,上下相连,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的载言,器型大多以古代青铜器为模型,制作酒杯、礼器等,纹饰精美而繁复、造型古朴大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考究价值和珍稀艺术品收藏投资价值!近年来古犀牛角制品的拍卖市场价值不断升高,珍稀真品往往一件难求!而因其质地又分为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之分,前者的药用价值和珍稀程度都要高于后者,价格有一定差距。比如一件亚洲“晚明春风得意图犀角杯”在年香港拍卖时成交价为60.5万元;而年第二次拍卖时已达万元;年第三次拍卖时成交价已飙升到了.6万元高价!年上海春拍中一件“明末兰亭序亚洲犀角杯”更是以万港币高价成交,成为历年来亚洲犀角杯价格的最高纪录!
近日深圳天元文化徵集到的这一款螭龙纹犀角杯,净重量为g,直筒身,斜撇口,一侧有壁耳,双层圈足。螭龙纹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种典型图腾,纹饰精细而古朴,螭龙造型栩栩如生,龙纹的延伸与继承是宋明清复古文化的体现,代表了皇家的皇权地位和高高在上的统治意识,具有显著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此件藏品色泽呈现棕褐色,并不透明,质地较为柔韧,当为亚洲犀角。杯口并不是规整的正椭圆形,造型该是仿古青铜器铭文纹饰,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鉴赏价值!
藏家在收藏犀角杯时,往往会依据其质地是亚洲犀角还是非洲犀角以及纹饰雕刻判断其收藏价值。这件藏品味浓纹粗,雕工精致,以浅浮雕为主展现刻工,技艺精湛。材料稀世难得,触手只觉清凉温润,嗅有清香。造型规整,庄严高贵,色泽古朴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珍稀物材投资价值!
此件藏品当为古代亚洲犀角杯,为宫廷或御用礼器酒器,造型古朴,雕工精细,浮浅浮雕手艺精湛。不管是用作历史文化研究还是珍稀亚洲犀角工艺品收藏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繁复的花纹更为其增添了工艺性和美学性,价值不菲,作为艺术品投资也有较大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