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2郑州必然发生的七大趋势
TUhjnbcbe - 2024/10/9 9:24:00

开工第一天,抬头看路。

今天是开工第一天,恭祝大家虎力全开。

第一天除了擦桌子泡咖啡给同事拜年,最该干啥?抬头看路!

01货币大放水

年前就有官媒言之凿凿:年货币大放水。也有本地自媒体探访称,房贷额度审批下放加快,部分银行的房贷额度两周就下来了。而在此之前,房贷额度等上三个月是常态。

房贷额度批得更快!背后的意味是货币已经开始放水。但问题是,一直在放水的美帝已经明确表示今年3月加息,然后就是缩表。

放水加杠杆,中国是有底气和条件的,年宏观杠杆率为.5%,比年末低7.7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极度杠杆率下降,为未来的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

中国宽松,美国紧缩,这会是今年世界经济最大的看点,但我们能否完全摆脱美帝打个喷嚏,世界就感冒的路径依赖,还是个问号?

大放水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直接利好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一切市场主体,也利好打算买房的人。

02滞涨已来袭

从大年初二始,朋友圈就有小伙伴开始吐槽,看不起电影了。在河南的一个四线城市,初一全天,《四海》和《水门桥》的票价大多数在80块钱以上,不少场次甚至在块钱以上。

来自网络

不仅是电影票涨价,郑州的一些品牌餐饮,也是涨声响起来……

一家主打泡馍烩面的品牌店,素凉菜已经卖到了48元,而一个月前,也就20多元。问了一下,不是春节档的临时涨价,而是成本上升的水涨船高。

因为疫情管控,餐饮和影院首当其冲,不得不停停开开,全年营业时间减少,老板们就采用了涨价的简单粗暴手段。

但问题是,上帝们手里也差钱呀呀!

以GDP破四万亿,富可敌国的中国最牛逼城市上海为例,年前三季度,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5.7万人。作为对比,年和年同期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1.21万人和23.10万,领取失业保险的人员增长近2倍。

货币政策放水,如果房地产受限于房住不炒和房产税,不能发挥池子的功效,必然带来普通消费品物价上升,而由于产业不振,经济却低迷或停滞不前,这或成年很多地区的一个新常态。

03政策端叫春

年前所谓的发改委喊你买房,已被证实是假新闻,但各地方政府高企的债务,制造业的不振,决定了对楼市必须松绑。

从郑州的情况看,快则3月份以后,迟则5月份以后,二手房交易税费,限价、限购政策都会松动,大概率是小步快跑举措。远郊先放松限购、限价。

在房产税一定会征,泰山压顶的大背景下,楼市住宅库存约16个月的小背景下,地方政府限购、限价的放松,不会带来楼市的报复性反弹。

04战疫学上海

年疫情仍然是最大的灰犀牛,但在经过了长达两年的战疫后。传统的封城停摆的硬核防疫之路,即使有效,经济也受不了。

再有疫情,各热点城市的地方政府,会不由自主地学习上海好榜样。中国战疫,上海圈粉无数,而且历经五轮战疫,始终是舞照跳、马照跑,经济几乎不受影响,人间烟火不受影响。

05就业继续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也不是一天学成的,年,几乎全郑州人都记住了那个34岁的英语家教,流调中发现的2号病例。

从10月到11月连续半个月时间,为了碎银几两,他奔走于荥阳与郑州主城,通勤时间就需要3多个小时,为10多个学生做家教,还抽空带女儿去看了电影。

而年,就业会更加内卷,教培行业至少几十万人要再就业,而郑州年的土拍,成交量锐减为万平方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年的土拍,土拍成交量大约为万平。

今年的地,明年的房,当土拍锐减到年的三分之一,减员躺平,就成为房企的必选动作。

而年又是大中专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全国有千万大中专毕业生入市,郑州大约有80多万。加上教培和楼市不得不下岗再就业的人士,加之还在低迷的经济,史上最强烈的内卷大概率就在年。

06风口仍然有

在疫情还未出清之时,检测、疫苗,口罩类制造都是风口。

春节刚过,北龙湖的一波购买潮,就是长垣做口罩的老板功不可没。

今年春节期间,大卫城LV等奢侈品店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这些购买人士,和做口罩的,修花坛的、医疗检测的,投资汽车4S店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来自网络

而这些行业,在年仍然是风口。打算找工作或再就业的小伙伴,可以瞄准这些风口行业。

07幸福靠奋斗

截止到目前为止,郑州楼市已经有十几家房企通过放长假形式躺平了。

当其他同业还沉浸在春节假日中,当部分房企处在两个月甚至更长的长假中,当有些地产人感叹地产冬天行业艰难,谋划转行之际,被誉为郑州楼市一哥的正商,迎难而上。

除夕当天,正商集团绝大部分营销口人员仍在坚守岗位,大年初一董事长亲临各个案场,看望、慰问销售战将。初一上午十一点前已完成万的销售额,实现开门红。

不仅正商,永旺集团正月初二全项目工地开工,总裁给民工发红包、送猪肉。

不仅房企之间,有人星夜奔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的分化加剧,整个年,各市场主体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都会加大。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郑州必然发生的七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