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你一定见过她设计的戏剧海报文艺sao客
TUhjnbcbe - 2024/10/29 13:38:00
本文采写:新京报田超新媒体编辑:田偲妮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小栏目,记录演出、电影、音乐、展览等所有文艺领域幕后或者冷门的工种及从事这份职业的“手艺人”们。即使你是一个戏剧爱好者,对于聂竞竹的名字,你可能没什么印象,但你一定看过她设计的戏剧海报。近期,“第二舞台——聂竞竹海报装置展”正在北京蜂巢剧场举行,展出的12组作品包括《恋爱的犀牛》《活着》《图兰朵》等剧目。回顾10多年的戏剧海报设计之路,聂竞竹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说,这些年话剧市场从最初的送票找人看,到现在热门话剧一票难求,整个行业的制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能在三秒中内传递出有效信息也决定着一张海报的命运。结缘从《恋爱的犀牛》开始聂竞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次与戏剧海报结缘是年,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当时赵海老师是这部戏的舞美设计,我就跟着一块儿帮忙。那时的话剧市场不像现在这么火,有很多戏是送票找人看,大家的宣传意识也没那么强,海报、节目册之类的也只是承担功能性的作用。”那款《恋爱的犀牛》海报十分经典,红色背景,白色的犀牛图像和大字体,视觉冲击力很强,聂竞竹是主要设计者之一,另外她也重新设计了后来的几版海报。这种大色块的运用,在聂竞竹之后的作品里也十分常见,包括《琥珀》《柔软》《活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有时观众一看到海报,就会想到这是孟京辉的作品。两版《活着》海报,拼一起刚好“完整”在聂竞竹看来,孟京辉也是对她影响最大的导演。“看孟导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受德国戏剧影响很大。我们在美院上学的时候,像谭平老师他们也是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给我们传递的一些知识和理念也是受德国艺术影响,因此和孟导合作起来也比较契合。”合作大导“随性”,赖声川“眼界高”聂竞竹回忆,她自己最早独立设计的戏剧海报是年林兆华导演的《风月无边》和李六乙导演的《非常麻将》。这些年,她也跟赖声川、田沁鑫、王晓鹰、査明哲、林奕华,以及张艺谋、铃木忠志等众多导演合作过,“有的导演对海报及周边会很在意,也有的剧组是制作人负责,导演更多的精力会放在排戏上。”过往作品。从上到下依次是:《阿依达》《骆驼祥子》《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问到跟几位导演合作的感受,聂竞竹说:“大导(林兆华)是比较随性的,看着差不多就行了。孟京辉是他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如果你设计的是那种小清新风格的东西,肯定就会被PASS了。”谈到赖声川,聂竞竹称赖导“眼界高”,她说:“比如有次讨论乌镇戏剧节的海报,赖导会要求在白的背景上印白字。可能一般人会觉得不合适,但如果要达到他说的那种效果,看起来是很有艺术感的,这对材料的质地要求也很高。”聂竞竹跟田沁鑫导演也合作多次,包括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青蛇》、歌剧《长征》等,以及年的乌镇戏剧节。歌剧《长征》“大家都觉得田导的作品风格都是偏中式的,有中国古典传统的,其实田导内心也追求很先锋的东西,她也看过很多先锋的作品。”背后故事《像鸡毛一样飞》这是我设计的第一个电影海报,可能人总会对第一次印象深吧。我也想不出什么特别的原因,就觉得它挺好的。同样也是绿色的大色块,像是要表达一个孤独的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游吟诗人》我对这款海报印象也挺深的,记得当时这部剧的导演乌戈·德·安纳看完海报后,直接修改了原有的舞台设计。我想,这对一个海报设计师来说,是很大的一种肯定。《图兰朵》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戏剧海报能够提高观众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一定见过她设计的戏剧海报文艺sao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