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中世纪,人们对独角兽的幻想,并不亚于对炼金术的狂热追求。在世俗的图画里,独角兽大概都是一只白色的长着独角的骏马,实际上人类一直到今天,都没能找到真正的独角兽。哦,对了,非洲的犀牛也长了一只角,此外还有北冰洋的神奇物种独角鲸,也是独角。
独角兽真的存在与否,在中世纪人们的心中似乎并不存在疑问。一直到20世纪,欧洲人还相信独角兽的角可以包治百病,似乎现在还有人相信。独角兽并不存在,但它已经成为人类世界经典的文化符号,它是幻想的巅峰,张扬个性的典范,也是一部分逃离主义者的图腾。
17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打算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世界上的确没有独角兽,但北极的独角鲸已经被发现了。有人甚至试图论证独角兽就是指的独角鲸,这是人类第一次试图将独角兽物质化,从马,驴,牛的幻想,直接插入现实。中世纪颇为流行的独角兽挂毯,依然是白马和少女的故事,它甚至成为了宗教传说的一部分。进入现代社会,独角鲸和犀牛的生存状况也不乐观,欧洲有些人相信,独角鲸那奇异的螺旋长牙就是独角兽的真神,用它们的角磨成粉,可以治愈世间的任何疾病。
这种流行观念继续发展,以至于中世纪的人们对任何动物的角都怀有吃下去的欲望,越珍稀的动物角价格越高,比如大象和海象。独角鲸的角交易一直在进行,这甚至成为了中世纪丹麦人的经济支柱。
或许从一开始,独角兽的药用价值的讨论,就跟郁金香一样是一种炒作。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