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的话
博物馆,是岁月的沉淀,历史的珍藏。是时间长河里闪亮的珍珠。
大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不仅是运河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财富,而且它们还留着共同的自然与人文的印迹:运河。
大运河城市博物馆里,每一件藏品,每一册资料,每一幅图画,都无言叙述曾经的辉煌、不凡的过往。它如同滴水,折射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太阳。
走近它们,感受到的是厚重的自豪与认同。
走进它们,触摸到的是满满的自信和骄傲。
山东菏泽是牡丹之都,地处黄河下游,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天下之中”的美誉,深厚的历史文脉沉淀于一方沃土。
菏泽市博物馆成立于年,是菏泽市目前唯一的一座国家三级博物馆,也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省级文明单位。菏泽市博物馆的前身为年成立的菏泽地区毛泽东思想展览馆,年更名为菏泽地区展览馆。年6月,菏泽地区展览馆与菏泽地区文物管理站合并,遂更名为菏泽地区文展馆,年10月,原菏泽地区编办正式批准成立菏泽地区博物馆。年12月,菏泽地区博物馆选址建设新馆,并于年4月竣工开馆。年菏泽地区撤地改市,菏泽地区博物馆更名为菏泽市博物馆。用藏品向公众展示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也让沉睡的文化遗产结束颠沛流离,在新时代中得一归隅。
菏泽市博物馆是一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也是菏泽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单位之一,位于市区华英路号,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展厅面积多平方米,现设有陈列展厅5个、固定陈列3个(元代古船陈列、元代古船出土精品文物陈列、曹州木版年画陈列)。馆藏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共收藏有包括陶器、瓷器、金属器、玉器、木器、骨角器、纸本绢本等质地的各类文物件,其中珍贵文物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52件,三级文物件)。馆藏文物上起龙山文化时期,下至民国时期,形成了不断代的文物藏品链条,对研究菏泽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神秘古沉船重见天日
在菏泽市博物馆里,有一条深埋多年的古沉船,近几年“浮出”水面,据考古专家分析该河船沉没的年代应为元代。船上余件文物保存之好、考古成果之丰,大大出乎专家预料。发掘的沉船为一木质河船。由于保存环境的不同,船的左侧木质基本腐朽,底部及右侧保存基本完好,可以复原。船体残长21米,宽4.82米,高1.8米,除去船头、船尾独立船舱外,共分为10个船舱,大小不等,宽在1.3—1.8米之间。所用木料初步断定为柏木和楸木。
为了解木船沉没时期的地质、地貌情况,据考古专家介绍沉船的左侧方位为一河心浅滩(或沙洲),推测古沉船沉没时,水流自西南方向流向东北方向,古船在行驶过程中触到这块浅滩而侧翻。沉船全部清理出来后,古沉船的右前方曾受到过撞击,船体受撞击后开裂变形,左侧碰到河中沙洲后倾翻沉入河底。沉船内及周围共出土余件文物,主要类别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石、玛瑙、石器、铁器、铜器、金饰等。典型器物包括元代青花龙纹梅瓶、钧窑影青轴杯盏等,其生活用品的瓷器包括景德镇、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哥窑等有着巨大考古价值。
馆藏丰富,彰显菏泽璀璨历史
在菏泽市华英路东沿,菏泽市博物馆选址闹中取静,让文物融入到现代生活圈里。而悠久绵长的古城历史,更为馆内藏品的种类及数量奠定了基石。从龙山文化时期至民国时期,这些馆藏文物跨越0年岁月,形成了不断代的文物藏品链条,为研究菏泽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馆藏陶器,特别是龙山文化陶器,系统反应了龙山文化在菏泽的存在状况,对于研究龙山文化分布、地域特色、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实证价值。据介绍,馆内现存的岳石文化遗存于菏泽市安邱堌堆发掘,被考古学界称为安邱堌堆岳石文化类型,横向填补了岳石文化在鲁西南地区的空白,纵向填补了鲁、苏、豫、皖地区夏代考古学的空白,特别是填补了鲁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中龙山时期与商文化之间的缺环,对研究夷夏分界等一系列中国文明起源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实证。
年发掘出土的元代瓷器,档次高、数量大、窑口多,特别是龙泉窑瓷器和景德镇窑瓷器数量、品种较多,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元代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出土梅瓶等青花瓷器,亦属罕见。
元青花龙纹梅瓶
元青花龙纹梅瓶,口径6.3厘米,底径14.6厘米,高42.5厘米。该瓶胎体厚重,手触能感觉到接胎痕。通体青白釉,釉色温润,底部施护胎釉。三道卷草纹自上而下把瓶身分割成三层纹饰,肩部饰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缠枝菊花纹;腹部饰云龙纹主题纹饰,该龙头小、颈细、体丰,怒目圆睁,尖齿外露,扭颈回首,鬃须飘动。身细长,有细密鱼鳞纹,爪生三趾,肘毛飘逸,在朵朵祥云的衬托下,该龙愈发显得矫健和威猛。瓶足部饰九个仰莲瓣纹,莲瓣内填花卉滴珠纹。青花发色凝重艳丽,有晕散,色重处呈黑色结晶斑。目前,这样的元青花梅瓶在整个山东省也仅此1件。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梅瓶从它产生时起,起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这种功用一直延续到元明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梅瓶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晚商饕餮纹宰甫卣
馆藏晚商饕餮纹宰甫卣、商百乳雷纹圆鼎、东周蟠虺纹玉瑗、西汉铭文戈、东汉螭纹玉带钩、东汉青釉盘口壶、东晋褐釉鸡首壶、明唐寅山居对弈图轴、明代犀牛角杯、元木质内河船、元青花龙纹梅瓶、元青花鱼藻纹高足碗、元卵白釉堆塑龙纹高足杯、元青花芦雁穿菊花纹盘、元磁州窑白地褐彩龙凤纹罐、元钧盏托、明犀角杯、清马少宣水晶内画鼻烟壶等,都是珍贵的文物精品,彰显着菏泽的辉煌历史,更体现着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依托展馆优势及社交平台,多种方式连接菏泽古今
读懂一座城市,就要先从博物馆开始。菏泽市博物馆把讲好菏泽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使命。为满足不同层次观众多元化文化需求,菏泽市博物馆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展览。其中,《辉煌的历程——菏泽地区50年建设成就回顾展》,获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庆祝建国50周年“一馆一展”评比活动优秀奖和菏泽地委、行署颁发的“庆祝建国50周年活动组织奖”;年1月,在济南举办的《元代古船出土精品文物展》历时月余,引起了巨大轰动。
博物馆开发利用数字博物馆新媒体作品展示,完善并实施导览系统,并通过导览系统更有效服务观众参观展览;进行VR数字展馆的建设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展厅变为“永不落幕”的展览,将观众的观赏时间、地点无限扩大和延伸;利用跨平台、超链接、多融合等手段将单一图片展转化成具有全景VR互动漫游的融媒体展览,不仅增添了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其影响力,满足公众足不出户也能逛博物馆的需求,还可以利用多平台,吸引更多网友的注意力,使宣传工作更有张力,宣传内容更易入脑入心,引发共鸣。年5月,博物馆基本陈列升级改造推出的《撷珍——菏泽历史文物精品展》,通过灵活运用实物陈列、图片展示、文字说明和VR、多媒体3D全息场景还原、沙盘模型等丰富多样的传统展示手段和现代科技,充分揭示了菏泽这座古老城市昔日的繁华、璀璨和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受到了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获评山东省第六届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秀奖。
撷珍——菏泽历史文物精品展
博物馆将部分馆藏珍贵文物打造线上“云展览”,成功实现了“云欣赏”。特别是打造的《元青花龙纹梅瓶》微视频不仅吸引了线下观众;而且在电视栏目《赏古天地》推出的“建党百年文物礼赞全国百座国家级博物馆展播”节目中进行了专题展播,人民视频、网易视频、搜狐视频等网络视频媒体进行了转播,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博物馆不断探索和创新展陈模式,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