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毛廷敏慧带你走近石犀牛和俳优俑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2/17 19:20:00

今年24岁的讲解员毛廷敏慧是个性格活泼的成都妹子,这次她给我们讲解的是成都博物馆的两件镇馆之宝:“石犀牛”和“俳优俑”。毛廷敏慧给它们起的昵称是“萌牛牛”和“李伯清”。

且听她的讲解:

分开河水的犀牛

与古蜀人崇拜的数字“五”

石犀牛是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我们亲切地称它为“萌牛牛”。年,它在成都天府广场出土,长3.3米,高1.7米,重8.5吨。

石犀牛一共有五头,因为古蜀人崇拜“五”这个数字,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代表生命轮回以及宇宙循环的数字。

古代的成都平原炎热多雨,适合犀牛和亚洲象生活,同时水患问题也很突出。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下水游泳速度够快时,水波会向两边明显分开,仿佛将河水分为两半,所以古人觉得犀牛也可以起到镇压水患的作用,故而对犀牛的形象产生相应的崇拜。李冰便结合“五”和犀牛这两个要素,命匠人雕刻了五头石犀牛。

能说会道的俳优俑

还会打起手鼓来烘托氛围

汉代的成都是成都发展史的第一个鼎盛阶段,这时候老百姓的食物充足,安居乐业。在这种宜居的社会环境中,自然而然会演化出很多的娱乐生活方式。此处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文物,就是这座俳优俑,它也被称为当时的“说唱俑”。

我们看到,它的一只手拿着鼓,另一只手拿着锤,当说到故事最高潮处的时候,还会敲鼓制造“BGM(背景音乐)”来烘托整体氛围。

说起俳优俑的名字,“俳优”的含义类似于四川人极为熟悉的巴蜀笑星李伯清的角色,所以我给它起了这个昵称。

空间有限内涵无限

“在博物馆里我可以看到全世界”

毛廷敏慧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从小就在父母的带领下,了解了这座城市的诸多历史文化,宽窄巷子、李劼人故居、琴台路等地方都是他们一家三口常去的,其中也少不了博物馆。

在她刚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恰巧通过电视看到成都博物馆在招聘讲解员,她带着内心的热爱与十足的自信前去应聘,并如愿成为了一名讲解员。

“在成博工作,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成都的历史,博物馆举办各大临展时,我也了解到了其他国家、其他省份的历史和艺术。虽然馆内空间有限,但所展示和研究的文化艺术无限,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全世界。我相信,常来成博的游客,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本文来源:成都商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廷敏慧带你走近石犀牛和俳优俑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