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懂广州深锐广州雄心勃勃开启智车探索
TUhjnbcbe - 2025/2/23 9:49:00

去年7月,广州正式宣布启动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如今,在南沙区、黄埔区等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自动驾驶出租汽车每天都在马路上行驶,接送匆匆过客。凭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原来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走进了街坊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伦理相悖的情况也引起各界重视。人们担心:自动驾驶汽车一旦出现事故,究竟谁该负责?是车辆所属的企业?还是人工智能系统设计者?抑或车载传感设备制造商?

面对新情况,广州敢为人先,决定以最大化保障公共安全为前提,建立运营准入、运营监管、事故责任划定等制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统一监测平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推动保险机构面向自动驾驶汽车设立新型保险,优先保护公众权益;设立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示范运营保障基金对受害方进行援助,有效控制运营风险。

智车之城:

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全国领先

我国是交通大国,要实现向交通强国迈进,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将发挥重要作用,车联网因此成为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年8月,广州提出了“万亿战略,打造智车之城”的目标,自动驾驶成了广州的新名片,也悄然改变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广州全市汽车产量仍达到万辆,同比增长1.4%,连续两年保持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市的位置;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约30%。令人惊喜的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年遭遇一系列“灰犀牛”的背景下,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年1月~11月,广州汽车产量达到.9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高达81.9%。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重点打造了“广州汽车”这一城市名片,为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创造了先行优势,成为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整车+网联技术+汽车电子”智能网联全产业链的生态集聚地。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市工信局党组书记高裕跃去年7月14日在广报中心介绍,广州基本形成了整车、零部件及配套、汽车电子、新能源系统、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我家住在黄埔区科学城,这两年,每天都会看到马路上有自动驾驶出租汽车行驶。前几天我和家人体验了一下,感觉很棒,安全绝不压线,到达目的地后,车辆自动靠边,乘客自动下车。”市民凡女士说,“原本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已经走进生活。”

在生物岛拍到的自动驾驶车辆

记者体验:

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像“老司机”

从广报中心出发,记者乘坐小马智行的智能网联汽车来到阅江路,第一次体验广州中心城区主干道的乘车测试。记者体验发现,从广州塔到琶洲大桥,智能网联汽车能自动驾驶带领乘客领略一江两岸风景。速度约30公里~40公里/小时,全程不超速。若最左边的车道是掉头车道,车辆会自动切换车道,但是一定不会压实线。车辆能自动识别红绿灯,并启动车辆或者刹车驻停。

遇到右侧车辆突然加速,并有可能占据前进车道的情况,智能网联汽车会轻微地向左侧偏离,但是不会切换车道,并自动减速保持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就是人工智能学习的结果,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像“老司机”。以往,遇到右侧车辆超速加塞的情况,智能网联汽车可能自己会急刹车,但是经过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学习,会判定车辆不会加塞,因此轻微往同一车道左侧偏移,保持安全距离即可。

在广报中心门前展示的几辆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出事故如何处理?

广州:设立新型保险,优先保护公众权益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讨论最多的领域当属自动驾驶。年3月18日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Tempe),一位名叫伊莱恩·赫兹伯格(ElaineHerzberg)的行人被一辆正在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撞倒,因伤势过重而不幸身亡。肇事的车内当时有一名驾驶人,但车辆由一个完全的自驾系统(人工智能)所控制。此事件成为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死人案,引发了全球公众对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的思考,屡被提及的问题是:究竟该由谁对这一事件负责,是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公司的测试部门,还是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者,甚至是机载传感设备的制造商?

广州给出了自己的探索方向。根据《广州市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组织管理、申请条件、日常监管、测试类型、事故责任认定等事项,并要求企业要为每一台测试车辆购买必要的商业保险。

据介绍,广州以最大化保障公共安全为前提,推进混行试点。整体构建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安全标准体系、网络安全体系、运营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运营准入、运营监管、事故责任划定等制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统一监测平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推动保险机构面向自动驾驶汽车设立新型保险,优先保护公众权益;设立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示范运营保障基金对受害方进行援助,有效控制运营风险。

航天云网人工智能工程师贺先生告诉记者,拥有人工智能的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聪明,就在于智慧学习,其过程实际上就是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过程。

而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也是广州的目标。据介绍,广州开展混行试点后,工信、交通、公安、司法、住建、城管、应急等12个市直部门将明确职责分工、界定工作权限,自上而下形成工作合力,参与试点的区须根据辖区混行管理实际,制定并优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各项政策,并负责示范运营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应用示范运营区域应建立事故的迅速报告、事故定责、先行赔付“三个机制”。如若发生事故,运营主体应在15分钟内报告,第三方机构应在3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辖区交警部门依法处置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事故责任方以及应用示范运营保障基金对事故进行相应的赔付,建立一套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力争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化控制规模化示范应用风险。

自动驾驶汽车后台也是有人员在检查的

行业趋势:

预计到年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将超万辆

麦肯锡在年的一篇报告中预测,基于对自动驾驶底层技术成本曲线的估算,年~年将是自动驾驶的拐点,因为那时将是自动驾驶与人类驾驶的经济平价点。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每公里的总成本将与司机驾驶传统汽车的成本大致持平。

未来的自动驾驶商业化模式大致如此:由整车企业负责量产,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技术服务,服务运营商搭建大数据平台,负责车队的管理和运营,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其中,服务运营商将实行轻资产运营,由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记者了解到,预计到年,广州汽车整车产能将达万辆,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将超80%。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力争到年,广州全市智能网联汽车L3(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装配率超过80%,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实现产业化。去年,京东物流与小马智行共同启动国内首条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干线物流示范运营线路。这也是广州市自动驾驶领域实现八项全国第一后,又成为第一个落地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干线物流示范运营线路的城市。

按照规划,广州全市将在南沙区、黄埔区等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开展混行试点,区域内的具体运营范围(含公路类型)由试点区政府自行划定。试点前期主要支持开展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等客运活动及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等载物活动,后期将根据技术发展情况,由市试点办审核并陆续开放如城市智能环卫、快递、邮政等应用场景。

智慧环卫车

智车时代的广州探索

1.“全覆盖、紧耦合”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年,在工信部和省工信厅的指导下,广州联合深圳、惠州建立广深惠三市区域协同机制,组建三市智能网联汽车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三市密切联动,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打造从整车生产企业到自动驾驶头部企业、从测试到示范运营、从硬件到软件、从智能汽车到智慧城市“全覆盖、紧耦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力争成为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地。

年由此成为广州“智车”发展元年,整车企业纷纷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如今,广州的智能网联技术、产品、企业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广汽集团在年4月联合华为自主开发全球首个5G+V2X智能通信系统,集成华为最新一代5G芯片,打造国内首辆量产5G智能汽车“埃安V”;同时,推出基于高精地图的ADiGO3.0自动驾驶系统。

东风日产从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等领域逐步导入技术以及10款日产智行科技车型,在年实现全系主力车型完成网联化布局。截至年7月,车联系统接入用户已突破万;小鹏汽车成功推出拥有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P7,当年销量突破1.5万辆。

北斗卫星则成为指引智能网联汽车的“千里眼”。据介绍,广州卫星导航定位企业数量约占全国同类企业总量的20%,其中泰斗微电子是国内首个集成了射频、基带与闪存“三合一”解决方案的厂家;广东星舆科技致力于构建“云-网-端”三位一体的精准时空平台和精准时空生态体系,其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已实现全国90%人口区域覆盖。

此外,广州高新兴集团成功推出全球首批面向车载前装和后装的5G+V2X车载终端和车规级模组。

2.进入中心城区主干道率先开展道路测试

年是广州智慧交通建设元年。黄埔区打造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岛,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先行试点区,黄埔区已出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了各类市场主体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智能网联产业生态,目前已在生物岛开放一级道路6条、二级道路11条、三级道路5条共21.公里。

南沙区开放测试路段全市最多。南沙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先行试点区建设起步早,目前,南沙区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90.7公里,约占全市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的58%,位居全市第一。已搭建南沙明珠湾区灵山岛尖的智能驾驶物联感知基础平台,可对道路上行人、车辆、路况信息、天气信息等进行全方位的感知。下一步将重点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建设庆盛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基地。

广州由此成了国内首批开展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工作的城市之一。据介绍,年广州首批发放24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后,又陆续发放了59张测试通知书。去年首次在中心城区主干道(海珠区)开放11公里的测试道路,支持企业在更广泛、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开展道路测试工作。目前已累计发布开放一、二、三级测试道路共计88条,里程约公里。

年以来,广州市以自动驾驶应用示范为目标,不断创新突破,形成了八项全国第一。第一个批准5G远程驾驶测试;第一个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第一个批量开展Robotaxi技术验证;第一个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第一个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牌照;第一个辖区自动驾驶研发企业为L4级自动驾驶批量生产打造标准化流程;第一个发布城市级车联网先导区综合规范。

数据显示,年广州共有5家自动驾驶企业,71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穗开展自动驾驶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近70万公里,载客服务人数超6万人,零主动安全事故,已基本具备示范运营的条件。

3.未来蓝图分五阶段完成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广州将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开展各类别的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努力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在广州示范部署应用和运营。到年,广州将分五个阶段完成不同混行环境比例、车路协同不同参与度以及多种新型出行服务的多维度、综合性、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在每阶段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应用无主动安全事故达天,且通过市专项工作组评估与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自动驾驶汽车投放量,开展新一阶段自动驾驶混行试验,稳步推进混行试点。

继在南沙区、黄埔区等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开展混行试点,经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办公室有关成员单位联合审议,广州批准花都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先行试点区建设。

同时,广州将建设琶洲车城网试点项目。琶洲车城网试点项目是车城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将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整合、“车城网”平台的建设、车城融合示范应用建设运营以及相关技术和工程标准的制定,在交通、社区、安全等方面为市区两级城市治理提供先进手段,打造“新城建琶洲模式”。据悉,琶洲“车城网”项目涉及道路约30.11公里,覆盖面积约10平方公里,建设“一网、一平台、N应用”。“一网”是指构建琶洲全域车城感知网络,以琶洲会展中心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重点,整合广州市5G、智慧灯杆、交管、CIM基础数据等基础设施,形成琶洲车城感知网络;“一平台”是指建设“车城网”平台,建设标准统一、逻辑协同、开源开放、支撑多类应用和城市级数据处理的“车城网”平台;“N应用”是指探索建设多种车城融合应用,基于琶洲车城感知网络和“车城网”平台向多个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的赋能,结合多领域需求建设车城融合应用。目前正在推进智慧灯杆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年12月底所有应用全部上线。

高新兴集团高级副总裁、智能网联事业部总经理吴冬升介绍,当下国外多从事单一智能车辆的研发,即通过车辆感知周边的道路;而随着智慧灯杆在国内的出现,通过5G实现车路协同,不仅车辆能感知道路,道路也能感知车辆,两者通过5G联网,让智能网联汽车更加安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幸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懂广州深锐广州雄心勃勃开启智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