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都知道一个故事,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就是指人类开发荒地、湿地种植粮食作物,带来的问题的是大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而动物的数量又严重依赖植物的数量。
当北大荒被改造之后,由于植物减少,大量动物缺乏食物而导致死亡,就这样导致一些珍贵物种灭绝。目前,我国为了保护生态多样性,已经停止开发北大荒,并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使得生物灭绝的速度减缓了一些。
进入工业时代,交通工具等有了飞跃的提高,尤其是轮船,渔民们可以利用轮船行驶更远的地方去捕鱼,以及使用效率更高的捕鱼方式。
这导致在江河湖海生活的鱼类大面积减少,而那些以鱼类为生的顶级猎食者,更是难以捕捞到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生存需要。比如:人类过度捕捞、开发长江的渔业,导致在长江生活的白鲟、长江鲟等觅食困难,以至于长江白鲟在今年年初被宣布灭绝。
而全球变暖,导致西北地区更加干旱少雨,草原退化,土壤沙化严重。而过度放牧,以及挖掘虫草,又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让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以至于让当地生物无法生存。而在生态的破坏和人类的共同作用下,动物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云南闭壳龟和直隶猕猴
人们只只在昆明和东川采到过标本,从此再也不见新的关于该物种的报道,中国红皮书等级:野外灭绝独角犀,这个在中国是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在最后一头独角犀被杀害后,此物种也是灭绝了。
直隶猕猴,这种猕猴喜欢生存在丛林之中,最后一群直隶猕猴时出现在雾灵山地区,但是由于人类大量涌进雾灵山,导致直隶猕猴没有了生存空间,最后灭绝于雾灵山。台湾云豹,这种豹子毛皮看起来与其他的豹子也是有着一些区别,它们主要栖息在一些茂密的丛林之中,还有一些云豹喜欢在沼泽地区徘徊,当然最后一只云豹也是倒在了不法分子的枪口之下。
蒙古野马,滇池蝾螈和小齿灵猫
这些野马原来是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准葛尔盆地北塔山以及甘肃地区,此物种也是已经灭绝,这种野马的灭绝一部分是不适应现在的环境,还有就是人类的猎杀高鼻羚羊,这种羚羊本来广泛分布于中国新疆准葛尔盆地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由于羚羊角是名贵中药材,加上皮毛价格比较昂贵,所以也是被一些不法分子大量猎杀,野生的种群也是已经灭绝了。
滇池蝾螈,这种蝾螈的生存环境是在湿地,而且还需要常年淡水湖或者淡水池塘之中,但是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最后也是没有了什么生存环境,最后灭绝。白头鹳,白头鹳也是因为它的外形所得名,看上去也是非常的漂亮,本来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许久没有它们的消息了。
小齿灵猫,一种体型较小的灵猫科动物,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勐腊和勐养。它们也很早就灭绝了。镰翅鸡典型的森林鸟类,栖息的海拔高度范围一般在七百到一千六百米。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部黑龙江的下游以及小兴安岭东北侧,此后被宣布灭绝。
中国犀牛
中国曾存在三种犀牛。分别是:大独角犀牛,小独角犀牛和双角牛。全部生活在南方各省,部分生活在中印交界的山林。在宋朝时期犀牛角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就逐渐被发掘出来犀牛角与象牙一样可以雕刻为精美的艺术品,犀牛骨与皮均可入药。
此后乡民猎户就开始争相捕杀犀牛,尽管在宋朝官方命令禁止民间捕杀犀牛,但犀牛不菲的价值另乡民趋之若鹜,为了获取犀牛角换取财富与官职,不惜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犀牛陷入无休止境的灭顶之灾中。
高鼻羚羊
原分布于俄罗斯南部、蒙古国及中国新疆北部,由于羚羊角是为名贵药材,长期遭到大量捕杀,中国的野生种群二十世纪已经灭绝。豚鹿,它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由于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极少,在中国境内灭绝。
新疆虎于二十世纪正式宣布灭绝,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的中部以及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新疆虎是世界大二大虎种,体型仅次于东北虎,体长一般在1一点六到二点五米,体重在二百到二百五十千克。
瑞典科学家斯玟赫在在我国新疆地带考察,发现了消失几个世纪的古楼兰文明,偶然的机会同时发现了新疆虎这一虎种,根据生物学常识,被认知的虎种全部都生活在水草丰茂,树木茂密的森林中,也进一步说明楼兰地区在当年优渥的生态环境。
白鱀豚
它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及相通的湖泊和河道,在近代就以显现出濒危的迹象,由于伴随着中国的加速发展,对环境无暇顾及,白鱀豚的生活环境逐步恶化,野外数量也加速减少,出于多种原因,国人一再措施拯救它的最佳时机,等到觉醒,早已无力回天。
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也没有能力没有经验去挽救这些美丽的精灵,致使遗恨终生。好在现在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开始注重环境保护,许多长久不见被猜测灭绝的动物重回国人视野令人欣喜。再次希望大家切实保护环境,爱惜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永远是我们的无价之宝。
其实生物被灭绝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至于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但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在生物保护以及濒危物种繁衍与保护上,做了大量努力,减缓了部分生物灭绝的速度。但还有一些生物,由于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临界值,很有可能在未来全部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