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当孟京辉成为形容词,他的作品该如何
TUhjnbcbe - 2025/4/25 22:00:00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

当“孟京辉”成为形容词,他的作品该如何被讨论?原创孔德罡凤凰网读书

孟京辉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先锋戏剧”的旗帜。质疑者时有,但“敞篷车并不理会路边的声音”,出现批判孟京辉“不先锋”“伪先锋”的声音同时也意味着,人们不仅把他看作实验戏剧的旗帜,他更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主流戏剧的旗帜。《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非凡的商业成功,“黑猫剧团”“空花组”等剧组繁忙的全国巡回演出,蜂巢剧场、乌镇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杭州戏剧节、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阿那亚戏剧节等国内前沿当代戏剧阵地,孟京辉在国内当代戏剧领域就是“唯一”并不可取代的。

由此,“孟京辉”也成为形容词。“这戏太孟京辉了”,评价仿佛从来不曾改变,一如孟京辉本人也似乎从来不曾改变。“孟氏美学”究竟作何定义?虽然,很多戏剧爱好者都是从《恋爱的犀牛》起步,他们脑中自然都有一套独属于“孟京辉”的画面——可这些画面是20世纪初的孟京辉,还是现在的孟京辉吗?

《恋爱的犀牛》剧照

以年《恋爱的犀牛》首演创造商业奇迹和年为《恋爱的犀牛》驻演建立北京蜂巢剧场为两个时间节点,“孟京辉”的位置是不同的。年之前,他是中国90年代先锋实验戏剧的主将,但也是“之一”;《恋爱的犀牛》之后,他是中国商业成绩上最为成功的戏剧导演,获取了主流的声名。年后,他真正成为中国当代戏剧的旗帜,作品持续输出,同时为中国当代戏剧打下无数阵地,蒙荫了一代代青年戏剧人。

而更重要的,蜂巢剧场这一“主场”的建立,让老作品有条件被重制,甚至多次复排。《恋爱的犀牛》不论演员迭代,单论导演形式就可分出4-5版;《臭虫》如今已经是第三次复排的版本,“孟氏美学”由此在历届剧组成员的复排和重组中,奢侈地“多点试错”,悄无声息地进化升级。小剧场做实验,大剧场收获成果,十几年来,在那些不变的“孟京辉”的同时,敏锐的观众必然能够感受到一种舞台语汇的更迭。

10月15日,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孟京辉导演《红与黑》首演,这是年饱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孟京辉成为形容词,他的作品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