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黑天鹅”、“灰犀牛”之后,“明斯基时刻”火了。这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向我们普及的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10月19日的团组讨论会上,周小川谈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时提到:
“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地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刊发了周小川题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文章,文中周小川同时提到:“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绿皮何谓黑天鹅、灰犀牛、明斯基时刻?
“黑天鹅”,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投资者兼作家塔勒布的《黑天鹅》让黑天鹅事件在市场意义上一举成名,在塔勒布看来:对于不可预计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金融市场是没有准备的。
“灰犀牛”概念首先出现在《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作者米歇尔·渥克以重达两吨的灰犀牛来比喻发生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明斯基时刻”由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提出。他认为,经济有天生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经济向好的时间不断推移,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这个崩溃点就被命名为明斯基时刻。
从黑天鹅,到灰犀牛,再到明斯基时刻,经济学家们不断创造新的词汇来告诫市场参与者要理性决策与审慎投资。
绿皮为什么要重点防止“明斯基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从英国脱欧到朝鲜核试验危机,“黑天鹅”事件在不断上演,同时股市之盛宴、比特币之“郁金香神话”、房地产之泡沫的“灰犀牛”也频频出现在我们视线,全球金融市场的“明斯基时刻”似乎也近在咫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周小川特意提到“明斯基时刻”,很明显意在警告提防“下一场金融危机”来临。
正如他在《*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再次强调的,“中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
绿皮中国会不会有“明斯基时刻”?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看可能性不大。
首先,中国经济已经经历过最差的时候了。四万亿救市盛宴之下,不少企业脱离主业,从事自己所不熟悉的投资,从而亏损。这些企业的失败给现存企业沉重的教训,“幸存”企业已经变得审慎而理性。以“不变”来度过经济寒冬,最差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
其次,银行信贷行为变得理性。前期累计的不良贷款逐步显现,银行利润被侵蚀。目前,大规模的贷款投放已经成为过去,银行信贷投放变得理性谨慎。
最后,*策制定者绝不允许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财**策正在发力。*府文件一再声明“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旦出现资产价格断崖式下跌的迹象,央行会果断出手,提振资产价格。
无论“明斯基时刻”是否真在将来的某天到来,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更好。正如《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作者米歇尔·渥克在其书中提到,这是一个风险性很高的战略,但实际上正在同时间赛跑。
一站式金融平台旗下的一站式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