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马纳普斯要是在肯尼亚,肯定早就火了
TUhjnbcbe - 2020/11/20 12:03:00
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http://m.39.net/pf/a_4786872.html

来到津巴布韦已经两年多了,这个南部非洲神奇国家的主要景点基本上都跑过了,然而,这次马纳普斯(ManaPools)之旅是我们来到津巴布韦之后的最刺激的一次旅行!

平心而论,津巴布韦的野生动物比非洲其他地方的野生动物更亲近人类,只可惜这个昔日的“南部非洲粮仓”现在经济不好,局势也时不常会动荡一下,否则,世界各地的游客恐怕早就蜂拥而至了!有朋友说,马纳普斯要是在肯尼亚的话,游客肯定早就爆棚了!

谋划最刺激之旅

津巴布韦无愧“动物王国”之称。津巴布韦面积不大,39万平方公里,跟我国的云南省差不多大,但人口只有云南省的四分之一,万人。

津巴布韦在非洲的地理位置

津巴布韦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非洲“五大兽”(BIGFIVE)俱全。它们分别是狮子、豹子(含花豹和猎豹)、大象、犀牛和非洲水牛。这个国家动物数量之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光大象就有8万多头。

您不信?那好,先让您瞅瞅津巴最大的国家公园——万吉国家公园中的“五大兽”吧!

“五大”之一——狮子!您见过这么多狮子一起喝水么?还排得这么整齐!

呵呵,这张是雄狮和雌狮在“闹别扭”。为什么闹别扭呢?自己猜吧!

“五大”之二——豹子。记住,会上树的是花豹(lepoard),中国人喜欢叫它们“金钱豹”。它们抓到猎物就赶紧拖到树上,慢慢享用!吃饱喝足之后,就在树上呼呼大睡一觉……这样既省心又安全!

腿长、身材苗条的是猎豹(cheetah),堪称草原短跑冠军,除四肢比花豹更长外,它们脸上的花纹与身上的斑点都与花豹的不同。

“五大”之三——大象!南部非洲的大象太多了,像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赞比亚和南非等国家,大象一度泛滥成灾。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南部非洲不少国家是支持付费狩猎大象和国际象牙贸易的。

在津巴布韦,大象与游客是相当亲近了,看看这些游客与大象“面对面”时是多么的放松!在非洲别的国家,一般都是游客呆在”笼子“(汽车)里看大象,否则会有危险的。这里的大象显然对游客已经习以为常了。

“五大”之四——犀牛。可能正是因为不那么容易见到,它们才进入“五大”的行列吧。当然,它们的体形也很庞大,“大”所言非虚。

犀牛分为白犀牛与黑犀牛。您知道它们的不同吗?其实,二者的区别并不在于颜色,总体上它们都是灰色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起名字呢?听说是因为从荷兰语转换成英语时发生的翻译错误:在荷兰,白犀牛的名字是“wijd”,意为宽,主要指它的宽唇,但英语却把它翻译为“白色”,没有宽唇的另外一种自然就成了所谓的黑犀牛!

两种犀牛的最大区别是在嘴这一块,嘴的构造是为了适合他们所吃东西的形状:黑犀牛嘴的前端呈钩状,类似于喙状嘴,更适合吃树叶。

白犀牛的嘴前端则是宽的,方方的,更适合吃草。看出来了吧,下面这张图里的都是白犀牛。

最后一位列入“五大”的是非洲水牛,也叫非洲野牛。它不同于中国的水牛。非洲水牛不仅体形更大,而且非常凶悍,坚硬而锐利的角就是它们的武器,而结实的牛皮则有利于防卫。正是因为非洲水牛同时拥有了“强大的矛”和“结实的盾”,所以,有时候连狮子都怕它们三分!

津巴布韦有大大小小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几十个之多,其中仅万吉国家公园(HwangeNationalPark),面积就达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九个香港那么大。万吉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国家公园,里面生活的大象就多达5万头。

图中的*色区域是万吉国家公园

万吉国家公园绚烂的日落景象,

图中大象与人是如此和谐!

不过,大象确实是太多了!

津巴布韦把国土面积的13%都划为国家公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难以估计,大概有种受保护的动物,其中非洲象8万头,水牛1.5万头,犀牛头,狮子只,花豹和猎豹只等等,还有各色的鸟类。

野狗(wilddog)

大捻角羚羊(greaterkudu)

准备喝水的长颈鹿

貂羚(sableantelope)

狒狒(baboon)

鸵鸟

猫头鹰

凹嘴鹳(saddle-billedstork)

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中,最原始、最偏僻、最富有挑战性的当属马纳普斯国家公园(ManaPoolsNationalPark)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马纳普斯国家公园位于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边境地带,赞比西河两侧分别是赞比亚的“下赞比西国家公园”和津巴布韦的“马纳普斯国家公园”。正是因为这条伟大的河流,才孕育了无数的野生动物。同样,在东部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边境地带,也是因为有一条马拉河,才造就了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和肯尼亚马赛马拉两个举世闻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想去马纳普斯的念头酝酿了很久。之前听说那儿非常荒凉,旅游条件很差,天气热,蚊子多,没有商店,没有餐馆,没有加油站,没有电,没有网,连电话信号都没有,道路很难走,不久前有朋友在去往公园的路上就翻车了,幸好没有人员伤亡。而且去那儿还要看天气,因为津巴布韦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去那儿只能是旱季,雨季一来不但车没法走,而且因为到处都有水,动物容易跑散,你有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走之前,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我们预想在雨季到来之前一定要成行。在首都哈拉雷,我们去了国家公园管理处很多次,那位和我们已经很熟的克里斯丁大嫂态度非常好地给我们预订房间,但是10月的前半月已经订满了,最后我们定在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出发。

津巴布韦的国家公园管理处就在我们所在的津巴布韦大学的南边不远,在一个很大的公园里,也算是国家机关,每次进门都要出示证件,登记车辆,我开始很不解,就这么一个有点像中国的园林处的单位还看得这么严,后来才知道这里储存着好几十吨的象牙,津巴全国的大象死亡后,象牙都要送到这里来,所以戒备深严也是应该的。

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重要么?

我们在国家公园管理处预订了一个lodge。在津巴布韦的旅游景点,很少有中国那样的豪华酒店和宾馆,大部分景点都是这种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lodge,看看下面的这些图,就知道,虽然lodge的样式不同,但屋顶多数是茅草覆盖,里面也是非常舒适实用的。

克里斯丁大嫂因为与我们很熟,所以,一直给我们与当地人一样的价格,很便宜。两个标准间四张床,每天是75美元。国家公园管理处在各地由他们管辖的的公园的最好的位置都建了为数不多的lodge,专门给游客住宿,我们去维多利亚瀑布,万吉国家公园都是在她这儿订的房。

这就是我们订的马纳普斯国家公园中的Lodge

我们曾经打听过,马纳普斯私人经营的旅店每人每天要美元,当然那是全包——包住包吃包玩。而我们订的lodge必须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它可以提供炊具。这也正合我们的心意:去野生动物园野炊更加浪漫。

除了订房间,还有许多要操心的事,我们还约了国企在津巴的两个中国小伙子同行,一旦路上遇到什么事,会有个帮手,否则,光我们两个60出头的老人,心里还真有点犯怵呢。

这辆老CRV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我们还把这台本田CRV保养了一下,全面检查了油气电路,确保没问题,花美元换了两个车胎,同行的小田还专门为这次旅行买了一个备胎。最后就是买了足够的各种半成品,准备在那儿吃上两天方便面。因为没有电,还准备了一些照明设备,充电宝,等等。

另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确定行车线路,因为地图上很难找到我们要走的线路,为此我们跑了好几趟国家公园管理处。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出发了!

在未知中出发

哈拉雷的天气,到了10月份,大家就开始盼着下雨,因为干旱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干燥的空气里弥漫着烟雾的味道。但是这两年雨季总是姗姗来迟。

哈拉雷,没雨的时候总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10月28日一大早,我们开车出发,先去接了同行的小田和小高,很快离开哈拉雷向西北方向驶去。汽车进入A1国道就开始提速了。津巴布韦的道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通往邻国的国道一路畅通。

现在正值旱季的末尾,路边一片枯*,偶尔还能看见大片的烧荒的痕迹。这里的农田基本都没有耕种,每年的荒草随着旱季雨季的转换自生自灭。

我们行前查了电子地图,从哈拉雷出发,到达目的地是多公里,有公里是畅通的国道,还有公里据说比较难走,反正已经上了路,就一条道走到底了。

这一路我和小田轮换着开车,让我们感到最欣慰的是:天气一直很好,我们担心的雨季并没有到来。

A1国道是通往赞比亚的重要公路,路上没有大的城市,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第一站:锡诺伊chinhoyi,是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MashonalandWest)的省会城市,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市镇,但是据说津巴布韦最大、现医院——医院就位于此地。

其实,锡诺伊更出名的是这个地方的奇异洞穴。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无法前往了。我从网上搜了几张图片,贴在这儿,给大家一点感性认识。

因为听说到了马纳普斯就没有了加油站,为防万一,我们在这里加满了油。继续往前,路上虽然不时地有查车的警察,但是很幸运每次都放我们过去了。经过了2个收费站,每次收费2美元,津巴的公路收费站是这两年才有的,估计是从中国学来的。这条公路的最高限速是公里,由于路况好,视线好,小田有时会开到公里,而且没有什么感觉。

路上有不少重卡和超宽车辆,

但司机都礼貌行车

路上经过的第二个市镇是卡罗伊karoi,我们没有停留,最后在马库蒂makuti,这是进入马纳普斯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我们又加了一次油。这个时候开始进入盘山道,我用时速60公里小心翼翼地前行,前方不时有重型卡车迎面过来,不过这里的司机很守规矩,礼貌行车是道路上的常态,这一点比中国人强很多。

从路牌可以看出,

这条公路将很多重要城市联结起来

从马库蒂出来,往左就是去卡里巴的路,往前通往赞比亚,我们在路边一个签到处登记后,他们给我们的文件加盖了公章,算是发了路牌,于是我们离开主路,进入了我们想象中很糟糕的最后公里的土路,这就算是进入了马纳普斯的”领地“了。途中经过两个关卡,我们的文件又照例被检查。

我们的本田CRV虽然比不上皮卡结实,但是质量不错,在滚滚风尘中,小田竟然把车开到时速80公里,而且舒适度比皮卡好得多。也就是说,虽然是搓板路,但基本是畅通无阻的。

一路风尘一路颠……终于,我们抵达马纳普斯国家公园的门口了!

下面的这张迎宾牌上写着:“欢迎光临马纳普斯国家公园”!当然,这儿离我们住宿的LODGE还有一段距离。

途中的景象有点惨烈,几乎看不到什么绿色,荒凉的灌木一片枯*,点缀在路边的是大小不一的猴子面包树,而且树皮大部分被剥光,这都是大象的”功劳“。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座座高出地面很多的白蚁窝。

一路上,我们像是进入了植物的坟场。这就是旱季末端、雨季之前的景象,雨季一来这里将会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非洲的魅力就在于此。

这时候我们的手机完全没有了信号,四周一片寂寞,像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什么生命的世界。

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在我们感到有些毛骨悚然的时候,绿色渐渐在远方显现,突然车边闪现出一群奔跑的狒狒,还有成群的羚羊在悠闲地吃草。

再往前开,我们同时尖叫起来,一条大河在丛林后面若隐若现,这就是美丽的赞比西河,我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奇妙的林间小屋

马纳是本地的绍纳语“四个”的意思,马纳普斯ManaPools的意思就是”四个水塘“。听导游说,原来这块地方住了不少本地的绍纳人,年代建设水库的时候把这一片都淹掉了,当地的居民都迁到别的地方,水坝建成后这里就变成了”四个水塘“因此而得名,年代划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由国家管理。

马纳普斯国家公园(ManaPoolsNationalPark)位于津巴布韦东北部与赞比亚交界边境的赞比西河谷,占地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那么大,拥有密集的野生动物种群。以“最原生态”的国家公园而闻名,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近年来马纳普斯国家公园也零星出现一些象牙盗猎案件,作案者多是赞比亚人,他们在国际非法象牙贸易链条中处于最末端,为了赚取养家糊口的微薄收入铤而走险。

收缴的象牙

在黑市中,一公斤象牙大概可以获利美元,而一根象牙大概重达10到60公斤。也就是说,一头大象可以为盗猎者带来最多十几万美元的收入。

下午4点多,汽车缓慢地驶进景区,我们首先去报到处签到。

这里的办公室坐着不少工作人员,而且都是穿着制服,拿着AK47冲锋枪,他们都是这儿护林员。

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旅游项目,价钱都不贵。

发给我们住地的钥匙后,我们就开车寻找我们的住处。车一开出报到处,几头大象就挡住了我们的道路,悠闲地在路上吃它的树枝,完全不理我们,我们只好静静地等着他们离开。

又开了几公里,在紧靠着赞比西河边的一个地方找到了被命名为NYATILODGE的住处。

这个林间小屋太有情趣了:茅草的屋顶,大门正对着赞比西河,门前大树下还有一处休闲喝茶的桌椅。

我们身后就是赞比西河,看见大象了么?

当我们向大河瞭望时,河里突然冒出来几头硕大无比的河马,慢悠悠地正在河里嬉戏。

过了一会儿,从我们的茅屋边上,慢悠悠走过去几头大象,下到河里去洗澡。我们简直惊呆了,这就才是真正的的动物的天地,动物的乐园。这些大家伙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只是打搅他们生活的过客。

洗个“泥澡”

想像人一样上个厕所?

打开房门,里面的一切也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原本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说是没有电,以为什么都没有,进去一看,其实是有太阳能的照明电,甚至有冰箱,燃气的炊具齐全,洗澡的热水也有,只是没有可供充电的电源,所以想在这里上网,打电话,用电脑办公都不行,只能彻底地休息。两个大房间,一个大厅,厨房,厕所,浴室一应俱全。

吃住用还是很方便的

卸下东西,稍微洗了一下,趁着*昏的日光斜映在非洲这块大地之时,我们赶紧去转了一圈。因为导游必须提前一天预约,我们今天只好自己开车出去转。

在马纳普斯国家公园,看到动物,就像在马路上见到迎面走来的行人一样稀松平常。颠簸的土路两边,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动物。

成群的狒狒在路上疯跑,还有的怀里抱着小狒狒。

野牛在低头吃草。

羚羊在飞奔跳跃。

河马在享受阳光。

大象在悠然漫步。

夕阳下,丛林中,动物的天堂不过如此。待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我们才回到小屋。

洗澡,做面,吃饭……之后,我和两个小伙还斗了一会儿地主才睡觉,静下来听见屋外各种奇特的声音,无法分辨到底是什么动物发出的。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伴着我进入梦乡。

泛舟赞比西河

29日一早起来,在赞比西河边看着附近的河滩上一群群的野鸭和小羚羊在平静地觅食。

时不时还有一些白色的水鸟飞过。

回来吃早餐时,我们小屋的周围一群大大小小的狒狒不远不近地看着我们,似乎想从我们这捞点吃的,但是公园规定不能给动物喂食,于是我们只好让这些望眼欲穿的狒狒失望了。

吃完早餐,带上我的”武器“------一个-mm的长焦镜头,我们出发了!

在公园管理处,我们接上一个叫山姆的黑人导游开始去寻找更多的动物,这位导游身着绿色的制服,拿着AK47冲锋枪,一路上向我们介绍马纳普斯的动物和这里的历史。

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小山坡就停下来了,他说前几天这里的一群狮子猎杀了一头小象,这几天一直在这里分食它们的战利品,我们远远望去,果然有好几头狮子,有的躺在树下休息,有的在蹓跶。

在不远的沟里,一头已经被吃剩的小象的尸体躺在那里,旁边还有一头狮子在撕咬,周围不少等着吃腐尸的秃鹫和鬣狗眼睁睁地等着狮子吃完。

山姆说,这里的公园从来不给动物喂食,动物是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自己生存,整个公园大部分是食草动物,但也有几十头狮子,还有猎豹等食肉动物。

这时从远处过来了不少白人游客,也是来看狮子的。在狮子的右边不远的地方,我们看见有一个光着膀子的白人摄影师,架着相机好像在等待狮子有什么动作。山姆说这个白人已经在这里蹲了好几天了,每天从早到晚都守在这里,真是很敬业。后来我们回去后看到一个资料,才知道这个人是大名鼎鼎的加拿大自然动物摄影师格雷戈里.考伯特。

可见,马纳普斯是"动物最后的乐园"这个称谓一点也不为过,我们也是非常幸运,可能再过几十年,这个动物的乐园将会因为人类活动加剧而消失。

离开这个狮子猎食的地点,山姆把我们带到了赞比西河边,这里有一群野狗(wilddog)正在河边的树荫下嬉戏,周围有许多白人摄影师正在拍照,突然天上飞来一架直升机也围着这群野狗转,山姆说,这是BBC电视台租用的飞机在摄像。

通过剪影有点看不清这群野狗的真面目,在马纳普斯,野狗其实是下面这种样子的:

当然,在马纳普斯,豺狗(hyena)也不少。他们有什么区别?您看出来了吧!

马纳普斯国家公园野狗的体型非常漂亮,所以吸引了很多的摄影爱好者。

我们渐渐移动到赞比西河边,这时阳光灿烂,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远处划过来两只独木舟,几个白人也下来拍摄野狗,河中央忽隐忽现有几头河马游过。我们站在这里如痴如醉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美景。

赞比西河是津巴布韦东南部的河流,又名利巴河,“赞比西”一词在东加人的语言中为“伟大的河流”或“巨大的河流”的意思,是非洲南部第一大河,也是非洲第四大河,全长2公里,它与它的支流所灌溉的面积达万平方公里,灌溉着非洲中南部的一大片土地。

它源出中非高原,往东注入印度洋。这条河还包括其沿河的维多利亚瀑布,卡里巴(Kariba)水库和卡博拉巴萨(CaboraBassa)水库,它们都位列非洲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

维多利亚大瀑布

该河穿过或构成6个国家或地区的边界,这六个国家是: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使用这条河是一系列国际协定的主题。

卡里巴在当地土著语中意思为“陷阱”,赞比西河流经此地犹如进入陷阱之中。卡里巴水库修建于年,大坝竣工于年,至年大坝完成蓄水,形成今天的卡里巴湖,卡里巴水库长约公里,宽约40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该水库有超过公里长,40公里宽,存储容量为亿立方米(三峡库容是亿立方米)。卡里巴人工湖湖水的平均深度是29米,最深处可达97米。卡里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为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曾经为坦赞铁路供电。

卡里巴水库大坝

而它的下游是另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卡博拉巴萨水库,它位于莫桑比克西北部太特省内,是赞比西河流域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年建成高米,长米的大坝;形成长公里、面积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有发电、灌溉、航运之利。坝下方南岸水电站是非洲大型水电站之一,装机容量万千瓦,全部工程完工后可达万千瓦。

卡博拉巴萨水库

我们所在的马纳普斯正是这两个大型水利工程之间的赞比西河段,河水流淌平稳,河水里不断地冒出河马的脑袋,时而也有鳄鱼潜伏在岸边伺机捕捉食物。

这时候艳阳高照,气温猛升,动物也避开高温躲到树荫下去避暑,我们离开河岸,开车回到山林小屋吃完午餐,突然看见门外树荫下的休闲桌椅被几头大象占领,它们用鼻子摇晃着大树,然后吃树上掉下来的花.

我们赶紧出去和大象合影。等这几个大家伙姗姗离去,我们也去睡了一觉,准备下午的另一场更刺激的项目:泛舟赞比西河。

下午四点多,我们开车来到公园管理处,上午带我们的导游山姆领着另一个年轻一点的黑人小伙子,每人都背着AK47冲锋枪,带我们一起下到赞比西河去划独木舟。

穿上鲜艳的救生衣,脱掉鞋袜,我们分别登上了两艘只能坐三个人的独木舟,山姆在我们的船上,另一个导游给两个小伙子划船。下水前山姆告诉我们,河里面有河马,也有鳄鱼,但是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的船靠近它们时,导游会用船桨敲船帮,把它们吓跑。

反正已经上了“贼船”了,生死就由命了!

小船沿着河岸向上游慢慢地划去,现在正是枯水期,水流不是很急,河中央是好几片绿洲,绿洲上有不少水牛在悠闲地吃草,山姆说这些水牛是枯水时被赶到绿洲上后来就回不来了,它们就一直在这儿活着。

主航道的那边就是赞比亚,远远看去也有不少动物,还有一头大象也在那边觅食。

又划了一段我们进入一个浅滩,船过不去,我们下来趟着水,两个导游把船拖了过去。我们赤着脚趟着赞比西的河水,感觉真的不错。

过了浅滩,突然山姆把船停了下来,他说前面的船下面有一条鳄鱼,他使劲敲了几下船帮,然后继续往前划,我们问他有没有发生过鳄鱼伤人的事,他说年曾经有过,我们很庆幸今天平安无事。

划过一个小时后小船开始顺流返回,这时太阳已经落到地平线附近,金色的阳光金子一般的铺满了河水,远处的山头像镶上了一道金边,我们享受着被称为”非洲十景“之一的赞比西河落日,无比惬意。

小船慢慢地向下游漂去,突然我们看见河中央有十几双奇怪的眼睛正盯着我们,我的天哪,那是一群由大大小小河马组成的河马群!可能是遇到浅滩,突然有几只河马跳了起来,巨大的身躯泛起一阵浪花,把我们吓了一跳。

山姆敲了几下船帮,这些河马立刻把头埋进水里,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后来我们听说,在非洲,因为脾气古怪,河马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动物,当时如果小船被它撞翻,人落到河里,只怕是九死一生。

随着夕阳彻底沉入山底,天也黑了下来,我们的船在水面又漂了一会儿,时不时的有些发亮的眼睛探出水面看我们几眼,终于我们的船回到岸边,踏上土地的时候我们总算长吁了口气,这种经历可真够刺激的!回到山林小屋,我们再次一边煮上方便面,一边享受着屋外各种奇怪的叫声。

依依不舍说再见

30号一大早,为了最后看一眼这个可爱的动物王国,我和两个小伙子开车出去追逐早晨的阳光,在一个池塘边我们看见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鸟在这里喝水嬉戏,平静的池水倒影着这些鸟儿的身影,像画一样。然而在平静下面会出现一条巨大的鳄鱼的影子在缓缓地移动,自然界就是这样:互相制约互相平衡也是互相残杀。

在这儿,我们遇到不少白人旅游者,一对年轻的来自澳大利亚的白人小夫妻,开着一辆越野车,车顶上装满了汽油桶,他们说他们要在这儿呆一个星期,天天开着车去找动物。

在赞比西河岸的高坡上,我们还看见一家大小七八个人在那儿露营。这儿吸引了不少探险者和动物爱好者。我们也希望不要把这里变成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而是给动物留下最后一块圣地。

在马纳普斯,西方游客喜欢露营

离开池塘,我们又回到昨天狮子猎杀小象的地方,遇到护林员,他说因为小象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昨天的那几头狮子已经在40分钟以前离开了,我们过去一看,果真那头小象的尸体上全是吃腐肉的秃鹫和鬣狗,已经见不到狮子的踪影。

转了一个小时回到林间小屋吃早餐。把我们带来的食品基本吃完后,开始准备撤离,有一些香蕉皮之类的我们丢了一些给外面可怜巴巴的猴子,一瞬间不知从哪儿跑来几十只猴子把我们的小屋围了起来,窗台上也趴着猴子。

一群猴子围着我们的小屋不愿意离开

紧跟着一头大象也姗姗地走过来和猴子抢吃的,吓得我们赶紧撤回屋里,看着这头大象用巨大的身躯摇晃着我们门前的大树,把树上果子晃下来,用大鼻子卷进嘴里,再慢悠悠地走开。

大象也跑过来凑热闹,

难道它喜欢中国方便面的味道?

收拾完行李,管理处的清洁员来打扫房间,他说你们的垃圾不能留下,要自己带出去,我们觉得这个规定非常环保,因为这里的确没有处理垃圾的条件。

在这个动物保护区,我们感受到津巴布韦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尤其是在现在国家经济很糟糕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一支庞大的野生动物保护队伍,而且他们的保护措施和方法都比较专业。

津巴布韦曾有南部非洲最完善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一步步衰退,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盗猎事件层出不穷,给津巴布韦当局带来很大困扰。

大象被盗猎者打死

据说20年前,津巴布韦经济繁荣时,公园里有路有桥,有车有船有直升机,人员与设备的匹配周全,管理高效,根本不存在严重的盗猎问题。如今,国家经济凋敝,公园内已经桥塌路陷,护林员们连最基本的通信设备和车辆都奇缺。

虽然马纳普斯上空仍有直升机飞过,

但它们多数是西方媒体用于拍摄纪录片的

去年10月,万盖和马图萨多纳两个国家公园发生多起盗猎者用氰化物毒杀大象事件,共造成60多头大象被杀死并取走象牙。三年前,氰化物投毒盗猎曾造成万盖国家公园上百头大象死亡,津巴布韦政府虽多次表示将“严打”盗猎行为,但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一直拿不出有效办法。

最近,中国政府为了支持津巴布韦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专门援助了津巴布韦一批物资。这批中国援津野生动物保护物资包括越野车、皮卡车、载货汽车、平地机、拖拉机等各类车型及手持对讲机、太阳能移动电源、背包、睡袋、冲锋衣、帐篷、望远镜、手持GPS定位仪、柴油机水泵等设备。

中国政府援助的用于反盗猎的车辆

此外也有一些中国民间动保志愿者也参加到津巴布韦的动保工作中来,比如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蓝天救援队作为国内专业救灾非政府组织,今年已派出两批人员赴津,在马纳普斯国家公园与当地工作人员一同开展反盗猎巡逻。

上午9点多我们离开这个充满浪漫情调林间小屋,看着那些眼巴巴想得到一点食物的猴子,我们还是绝尘而去。

再见了,浪漫的林间小屋!

回程的路非常顺利,在逐渐靠近主路的时候,我们的手机信号都出现了,两个小伙子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纳普斯要是在肯尼亚,肯定早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