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玩转饶河饶河ldquo玩rd
TUhjnbcbe - 2020/11/22 16:37:00


  饶河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系统展示饶河悠久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年成立筹备处,年10月馆体落成。建筑面积平方米,其整体建筑呈简欧风格,主体二层,中间局部三层,砖混结构。外墙装饰真石漆,门窗外观采用古典式拱形设计,建筑造型典雅朴素,简洁庄重。展厅总面积平方米,可供人同时参观游览。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年免费开放。是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隶属于双鸭山市饶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导览:博物馆近景

导览:展厅平面图

古代历史展厅全景图

古代历史展厅


  年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原属我国的领土被沙俄侵吞,至此乌苏里江成为中俄界河,这里成了祖国的边疆。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晚古生代泥盆记,这里曾是一片大海,沧海桑田,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变成了最适宜古代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饶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小南山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距今1.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小南山出土的部分玉器和采集的桂叶形石器均属新石器时代礼器,证明在7千年前这里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是当今黑龙江省文物遗存最丰富的县份。随着小南山遗址大批玉器的出土,因此被专家称之为“阿速江畔金字塔,黑龙江的牛河梁”,是渔猎经济孕育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1)猛犸象牙门齿化石


  猛犸象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象,生活在一万年前,它身高体壮,脚分四趾,一只成熟的猛犸象身长5米,身高3米,体重在6至8吨,是现在大象体重的两倍,由于它长时间生活在寒冷的冻土地带,所以在它的身上长有厚厚的长毛,长毛下面还藏有厚厚的脂肪层,可达9厘米,有着极强的御寒能力,所以猛犸象又被称为长毛象。如何辨别猛犸象的年龄有多大呢?看的并不是它们最大的门齿,而是后面的臼齿。猛犸象一生要长三次臼齿,第一次是在15岁的时候长出来,第二次是在25岁的时候长出来,那第三次是在45岁的时候长出最后一对臼齿的。

(2)披毛犀骨化石


  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属于腔齿犀属。平均体长3.5米,肩高约2米左右,体重平均1.8吨,与现存的印度犀牛体型相当,小于白犀牛。因全身披满厚厚的毛而得此名。披毛犀有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它亦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

(3)玉斧


  玉斧是王权的象征,代表他对部落的成员持有生杀大权。

(4)玉珠、玉环


  玉珠、玉环代表财富,表示在部落中有一定的地位。

(5)玉玦


  玉玦是较早出现的玉器品种之一,在内蒙古、辽宁一带的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及河姆渡文化发现很多这类玉。关于玉玦的用途,古今说法很多,主要有四种:一是作为佩饰,因出土时都在头部;二是作为断交的象征表示两人之间断绝关系;三是象征佩戴者凡事果敢决断;四是作为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处于某地服刑,见则永不许还。

(6)石斧(图片)


  石斧是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亦有正弧刃或平刃。

(7)骨管(图片)

(8)石铲


  石铲是原始农具之一,用于垦荒、翻地。具史料记载,石铲还是最早的治疗工具,在石疗中就有铲筋疗法,常常在筋骨疼痛后,用加热的石铲铲筋热敷以减轻疼痛。

(9)石镞


  石镞是石制箭头,与青铜镞比,石镞的穿透和杀伤力是非常小。

(10)夫妇合葬墓


  在年7月29日,我边防部队在饶河县小南山的主峰之巅正中部位改驻瞭望塔,深挖地基时发现了一座夫妻合葬墓,随葬品有大批玉器和石器,其中玉器62件、石器56件、牙饰3件,那这些文物在出土以后分别被国家鉴定为一级、二级文物。年,我们的省考古专家干志耿随同他的几名工作人员来到了小南山,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了鉴定。

(11)石器制造现场


  模拟过去石器加工制造厂,过去石器加工制造就两种方法,我们现在看到这种方法就是绳切,其实当时并没有绳子,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就是藤条或者皮筋,缠绕的很粗,两个人不断地来回摩擦,摩擦到一定的时候,就产生了热量,就往上浇水,这个时候,石头就会迅速的炸开,炸开之后,我们再进行第二种方法,就是打制,打制之后才有了我们在那边看到的石镞、石斧、石锛这类器材,我们称这种这种方法为“辟材”。

(12)石臼


  石臼,是过去用来捣米用的,依然可以看到被打磨的痕迹。

(13)六耳锅


  六耳锅,因为有6只小耳朵,所以称为六耳锅,这种锅在辽代已较流行,而金代沿袭并有所发展。多为铁质,铜质的相对少见。当时人们在游猎或行军打仗中,需要临时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众多的人吃饭需用大锅.而女真人喜欢的食物中,羊、牛、马占有很大比重。他们又习惯煮食大块肉,这种六耳锅恰巧适应了当时的需要。为金代典型炊具。

(14)桂叶形石器


  桂叶形石器,国家一级文物,是目前国家发现的最大一枚桂叶形石器,是作为一种礼器所使用的,是用石头打磨压制而成的,非常精美而且是非常的罕见,这是在年的时候,建筑南山纪念碑在深挖地基时发现的这么一枚桂叶形石器。

(15)刮削器


  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制成的一种切割和刮削工具。因形状不同,可分为长刮器、短刮器和圆刮器等。

(16)乌苏里旋纹陶罐


  陶罐的腹部刻有形似乌苏里江水纹的图案,被称为乌苏里旋纹陶罐,作为礼器使用。

(17)马镫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所用来踏脚的马具,是保护人安全所使用的。

(18)铁镞


  铁镞,是过去的时候所使用的箭头。

(19)马的配饰


  比较光亮的是鎏银的配饰。

(20)铜镜


  铜镜,国家的三级文物,在镜子的背面刻有舞女嬉戏图的一个景象,外观有点像桃形的感觉。

(21)权


  权,就是秤砣,辽金时期所使用的。

(22)铜壶


  铜壶比较常见,民国时期所来暖手用的。

(23)鎏金龙凤银碗


  鎏金龙凤银碗,国家二级文物,整个碗的碗体都是银的,源于底部镀了一层鎏金,而且在碗的底部刻有龙和凤的图案,相互盘绕在一起,是皇家所使用的。出土于八五九农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破损,是因为八五九农场一个农民在耕地是时候犁出来的,所以有这么大的裂痕。

(24)民国青花瓷瓶

(25)陶罐


  陶器,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晚期,陶器是用粘土经人加工成型后用火烧制而成,烧制温度在-度之间。这些是从百姓手中的征集的,是最普通的陶器。

(26)瓷碗

文献资料:文广新局编辑整理:邓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玩转饶河饶河ldquo玩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