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加拿大得到控制的同时,底层民众得到了政府大量现金的救助,有些人有机会和能力找到工作时,都懒得去做了。政府对早已不工作了的老年人的救助也相当慷慨,7月6号,正在领取OAS和GIS的单身老人收到了元免税补助,老年夫妇获得了1元,惠及最贫困的老人万人,占万领取社保的老龄人口的60%,无需申请,直接发,财政支出13亿。全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绝对是最慷慨的。
人们说加拿大是老人和小孩的天堂。传说中,老人的生活是富裕无忧的,没听说退休金不够花。疫情爆发以来,其实老年人的情况非常堪忧,动用军队力量救援的重灾区只有养老院,没有其他社区和人群。军队执行完任务之后给各级政府汇报了一下情况,因状况过于悲惨,这份报告尚未向公众披露,据说联邦和省领导看完之后都非常震惊。于是有了上面说的补助。
加拿大人养老的资金来源有三个:1.公共养老金,含CPP,OAS,和GIS;2.企业年金,DB或DC,3.个人投资。其中,公共养老金最靠谱;企业年金要看企业活得长还是老人活得长了,最不靠谱;个人投资,完全看个人情况了。
像所有国家一样,加拿大的国家养老金CCP,CanadaPensionPlan也是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俗称,庞士骗局式,新入局的给早入局的人发红利,缴纳养老金的人本月的缴款有一大部分,直接转移支付给当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另一部分交给CCPIB公司去投资。领养老金的人,领取的不是自己在年轻时缴纳的款项。中国也是这样,目前在哈尔滨工作的所有人,包括外地人,必须缴纳社保金,所在企业也得跟着缴,养活已退休正在领取养老金的哈尔滨退休职工,而这些职工很多人从未缴纳过养老金,外地人老了之后回原籍领取养老金,在哈尔滨交的,不给退。
OAS和GIS就是纯粹的老年金,够年头就能领。目前每月,
CPP领取金额最高为.67,平均为.96;
OAS最高金额.12,平均为.21;
GIS最高金额为.36,平均额为.26。
能拿到最高额的老人,属于赤贫,既没有企业年金,也没有其他个人投资的收入,每月最高可领到.15,即,年收入2.71万;所有老人每月领取的平均额为.43,即,年收入1.84万。这些公共退休金收入,属于应纳税收入,需要交纳所得税。加拿大目前有企业年金的企业都是大企业,这些有年金计划的企业一旦倒闭,退休职工的企业年金就没了。没有企业年金计划的小企业的员工,以及自雇人士没有企业年金支持,退休后全靠公共养老金和个人投资收益。看到这个水平的退休收入,你还认为加拿大是老年人的天堂吗?
我在YouTube上6集视频投资讲座《为了平衡一生的收入我们被迫投资》中,最开始就介绍了加拿大养老金体制,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我对加拿大投资理财的基本看法:在加拿大,要靠自己的投资养老,政府只保证老人不被饿死。
目前正处于中年,忙于个人投资养老的人,最近20年忽然发现投资收益率骤降。年美国国债收益率6%,年收益率4%,年0.6%,20年里下降了10倍。年万债券投资每年6万收入,现在变成6千了,要想拿到稳稳的、保本的6万债券收益,需要买0万元的国债。低利率,对借款人有利,对存款人有害,灾难最深重的是退休老人。企业年金不靠谱或压根拿不到,美国目前能领到企业年金的人数为17%,加拿大数据不详,但裸眼看,不会超过20%,大多数人的企业年金是0;公共养老金每年2万;想体面的老去又不想去股市里涉险,得有千万资产才能投资国债,以后我们的养老咋办呢?低利率年代,养老问题成了一只灰犀牛——高概率,大风险,远远地能看见,并一步步逼近。
01生活中最大的灰犀牛就是养老问题
发生可能性大,危害不大的事件,我们称之为白天鹅事件;
发生可能性不大,危害巨大的事件,我们称之为黑天鹅事件;
发生可能性大,危害巨大的事件,我们称之为灰犀牛事件。
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白天鹅事件,虽然看到了灰犀牛事件也无暇顾及,而黑天鹅事件则完全看不见,也没法做准备。
灰犀牛事件的特点之一,是能看见,能感知,但比较遥远,正好符合拖延症患者的胃口,低利率环境已经10年了,未来10年也看不到摆脱低利率的迹象,大多数人眼看着灰犀牛走近,却原地不动,无所适从。灰犀牛事件的另一个特点是,一旦灰犀牛走近并发起进攻,两吨重的体格冲击力极强,势必碾压任何临时抱佛脚的应对措施,让人无路可逃。米歇尔沃克在《灰犀牛》一书中,总结了人们面临灰犀牛事件时的5个阶段:
1.否认其存在;
2.给得过且过找理由;
3.对该做什么争论不休;
4.恐惧;
5.导致崩溃的错误行动。
老人家为什么总是陷入理财骗局?在加拿大有一则新闻,讲述了两位老人家参与炒地把退休金全赔进去的故事;在中国就不用说了,A股如火如荼,新闻联播正带领全国人民炒股,老人家不会甘居人后的。老人家们也从不缺席任何一次P2P暴雷,电视剧《三叉戟》老人家们有精彩表演。63岁了,73岁了,未富先老,急了,想小钱换大钱想疯了,看见陷阱就跳,什么时候把小钱都赔光了,什么时候就安生了。我们通常能看到灰犀牛事件的第5阶段,即,导致崩溃的错误行动,前面4个阶段的铺垫我们看不到,但人是不会一下子疯掉的,任何疯狂行为都是以前的错误行动,或不作为导致的。老年之后,被骗赔光养老钱的情况,就是被灰犀牛碾压过后留下的尸体,真得值得同情吗?投资,不是退休以后该做的事,而是有能力承担市场风险的时候该做的。
年全球财富论坛上,主办方请所有达官贵人做一个问卷调查,写出他们心目中人类最大的威胁,排序结果是这样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政府债务无限膨胀,全球流行疾病,网络安全,城市过快扩张,淡水资源匮乏,食物短缺,人口老龄化。上述威胁,都是灰犀牛事件——极具威胁,离我们遥远,发生可能性大。7年之后的年,我们就遭遇了灰犀牛群的袭击,三只远处的灰犀牛一起冲锋:第一只灰犀牛,人类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多人住进了老人院;第二只,贫富差距大,对富人没有威胁,对穷人来说却是致命的,有些老人把自住房卖了之后住进了养老院,已经完全没有了其他选择的空间;此时,第三只灰犀牛新冠肺炎驾到,把住在老人院无路可逃的老人家大批送到了急救室。即便加拿大是个富裕,平等,博爱的国家,面对灰犀牛群依然损失惨重。这个局面,不是政府救助不力,也不能一味声讨养老院的管理,护理人员才拿多少工资,怎么可能苛求他们,舍生忘死地在养老院工作呢,疫情期间,我没看到哪个平时唱高调的组织去养老院做社工的,都怕死。现在的中年人,想一想,如果这次疫情期间是我们躺在养老院,无路可退,现在该不该做点儿什么呢?
一个人,只有一次老年,一旦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做什么临时性的急救措施都是错的,没有任何亡羊补牢的机会。财务能力决定了养老的选择机会。再过20年,现在的中年人老了之后,谁知道会遭遇多少只灰犀牛的同时袭击呢。
否认,得过且过,争论不休,惊恐,是灰犀牛事件的前4个阶段。你,正处在哪个阶段?
02加拿大是老人的天堂吗?
加拿大是福利国家,其优越性体现在全民免费医疗,而不是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免费医疗带来的问题是排队等候时间太长,在加拿大不能得要命的急性病。很多加拿大人投保重大疾病险,目的就是一旦确认患了重大疾病,立刻从保险公司获赔,拿钱去海外治病,在加拿大等不起。养老金制度上面已经介绍了,公共养老金,长者每人每年2万元左右,用我们香港同胞的话说就是“一天一个菠萝包”的水平,饿不死,也吃不饱。
相比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养老金水平,中国才是城市老人的天堂。根据购买力平价原理,《经济学人》杂志每年都会公布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指数(BigMacIndex),其目的是揭示一个国家货币在本国的真实购买力,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各国货币之间有一个市场汇率,用于结算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汇兑。因为每个国家中都有很多商品并不参与国际交换,市场汇率体现不了一个国家真实的货币购买能力,因此人们想出了一个用购买力计算各国货币比价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同样是麦当劳的巨无霸,用其在不同国家的售价来比较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年,巨无霸在美国的售价是5.74美元,在加拿大的售价是5.16美元,在中国的售价为3.05美元。美元兑人民币市场汇率在年大约7比1,但是按照巨无霸指数计算,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则是1.88比1;加元兑人民币市场汇率为5比1,按照巨无霸指数计算则是1.69比1,市场汇率严重低估了人民币购买力。中国普通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每月退休金大约在0元人民币,按市场汇率计算折合0加元,但是按照实际购买力的巨无霸指数计算,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在加拿大相当于加元。这是中国人口红利造成的“老年富裕”,但仅限于城市居民。目前中国是9亿人养5亿人,不过托计生政策的福,再过20年就成了5亿人养9亿人,届时,情况就和加拿大扯平了——社保金只够果腹。
加拿大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国家,没有国企在上游把持资源,没有国有商业银行把持金融命脉。居民财富总量12.3万亿,负债2万亿,净资产10.3万亿;政府财富2.4万亿,负债2.5万亿,净资产是负的。疫情之后,政府的负资产会更大,拿不出来钱给补贴养老金。加拿大也没有人口红利,老人在加拿大不是被富养的。养老,还要靠自己。
03低利率的威胁
《百岁人生》一书中,对个人投资和储蓄与长寿的关系表示了担忧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计算方式,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预期寿命对应的储蓄率。
根据《百岁人生》作者的资料,-年美国无风险(国债)利率2%,风险溢价(股票风险溢价)4.4%,如果投资组合中,无风险债券50%,股票50%,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率为:0.5X2+0.5X(2+4.4)=4.2%。人类预期寿命,每10年增加2岁,年到年,人类预期寿命从45岁会增加到85岁。长寿,这个慢变量,正在影响着全人类的退休生活。
通常人们使用“养老金替代率”这个概念来预计自己的退休金水平。养老金替代率50%的意思是,所有退休金(含公共退休金,企业年金和个人投资收益)等于退休前年收入的50%。另外,要规划除了公共退休金和企业年金之外,自己需要准备多少储蓄时,还需要使用到“储蓄率”这个概念。储蓄率,是指每年拿出多少比例的收入用于养老储蓄。
《百岁人生》一书中,根据投资回报率4.2%,不同出生年龄的人预期寿命的长短,以及50%养老金替代率,列示了3代人应有的储蓄率。
(1)杰克,年出生,预期寿命70岁,年去世,工作42年,退休生活8年,公共养老金是退休前收入的10%,企业年金是退休前收入的20%,个人投资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20%,则杰克工作期间的储蓄率为4.3%,即,需要把工资收入的4.3%用于养老储蓄,即可安度晚年。
(2)吉米,年出生,预期寿命85岁,年去世,工作44年,退休生活20年,公共养老金是退休前收入的10%,没有企业年金,个人投资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40%,则吉米工作期间的储蓄率为17.2%,即,需要把工资收入的17.2%用于养老储蓄,才可安度晚年。
(3)简,年出生,预期寿命岁,年去世,工作44年,退休生活35年,公共养老金是退休前收入的10%,没有企业年金,个人投资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40%,则简工作期间的储蓄率为25%,即,需要把工资收入的25%用于养老储蓄,才可安度晚年。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目前50岁左右的人,如果退休后没有企业年金,从工作的第一年开始储蓄率就要达到17.2%,否则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达不到退休前收入的50%。不要忘了一件事,上述所有的例子中,无风险债券(国债)的收益率是2%,50%/50%债券/股票投资组合的投资回报率是4.2%,而目前的国债收益率只有0.6%,按照50%/50%债券/股票投资组合计算,回报率只有0.5X0.6%+0.5X(0.6+4.4)%=2.8%。所以,低利率的环境下,储蓄率将达到收入的至少20%以上,才有可能达到退休金替代率50%。加拿大的税负平均占到收入的43%,各种生活必须开支占比37%,这就意味着其余的20%必须全部储蓄起来,有几个家庭能做得到呢?问题很清楚了,年以后出生的人,在加拿大靠储蓄进行投资的养老之路,根本行不通。
04存蓄投资还是贷款投资
对于无力承担市场风险的退休老人来说,投资股票是相当危险的。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给出的建议是“生命周期投资法”,即,低风险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应该与年龄一致。30岁的时候债券比例30%,股票比例70%;70岁的时候,债券比例70%,股票比例30%。如果退休后有万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债券和股票比例70%:30%,根据《百岁人生》给出的投资回报率公式和数据计算来举个例子,每年的投资收益是:万美国国债,收益率2%,每年债券收益2.8万元,另外的60万投资股票,股票收益率是2%+4.4%,每年股票收益为3.84万元,万金融资产年收益为6.64万美元。低利率的环境下,债券收益率是0.6%,如果债券比例高达70%,投资回报下降得很严重:万债券X0.6%=8;60万股票X5%=3万,万金融资产投资的回报为3.84万元。有万金融资产投资的老年人家庭,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收入急降42%。这就是低利率惹得祸。
罗伯特清崎在年出版了《穷爸爸富爸爸》,首次大面积普及借款投资的理念。当年27岁的人,现在已经50岁了,在过去的23年里,我身边读过这本书的人不少,但真的学会并实践贷款投资的人却太少。最近10年,低利率的大环境下,借款投资者已经占尽先机,多伦多的各类房产,房价在过去10年全部翻倍,同时借款人享受了稳稳的10年低利率。投资是通过试错来拓展能力圈的,低利率的环境下,试错成本低,可依然很少有人尝试房地产投资这种借款投资方式。现在50岁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平线上的灰犀牛,但依然有人在否认,得过且过,争论不休和惊恐,拒不尝试借款投资。每一次央行降息,朋友圈里就一片欢腾,几乎没有为此担心的人。可是,对于没有进行借款投资的人来说,降息,低利率,都是坏消息啊。低利率,只对借款投资的人来说才是利好,因为他们的安全边际加大了,他们的选择被证明是对的。
借钱投资,不是炒房。房子是能够借到钱所使用的道具。只有抵押房子才能借到最低利率的贷款,其他借款投资方式都成本更高,风险更大。借款投资仅适用于收入稳定的家庭,退休人士不宜参与借款投资。有能力做借款投资的人中,很多人还抱着存款投资的信念,在风险大,波动率高的市场里盯着海市蜃楼不肯离开。退休后,淡出人们视野的老人,过得好不好,除了家人以外,没有更多人关心了。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本次疫情应该都经历了封城之后无助、焦虑、郁闷、寸步难行的感觉吧,我想,这种感觉就应该是未富先老,眼看退休收入下降的滋味。
结语:美好的退休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加拿大领养老金的人群中,华人大部分是香港同胞,他们的体会就是:加拿大的养老金就是一天一个菠萝包的水平。到了每天吃一个面包的时候,再做什么都晚了。每个人都要对付自己面前的灰犀牛,不能寄希望于政府和下一代。贷款投资,正在取代存款投资,因为利率低,而且借钱比赚钱快。敢于通过试错拓展自己投资能力圈的人,借低利率的东风,正在收获。得过且过的人们,正在眼睁睁看着灰犀牛呼啸而来。美国的房价不涨,中国限贷限购限售,加拿大华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可以在国际一线城市贷款买10套投资房,不珍惜就是浪费。对于今年65岁的读者,如果您没有在10年前,55岁的时候开始贷款投资,我只能遗憾地说,我这篇文章写的确实有点儿晚了,很遗憾,请重新考虑退休时间。年我也曾误判,以为利率会正常化,但很不幸,一场疫情把全世界带入了日本化。日本化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低利率20年了,低通胀20年了,老人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老人们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守着自己的资产,生怕人还在钱没了,日本老人临终时平均净资产35万美元,年轻人则直接进入低欲望社会。低利率将改变这个世界,以不变应万变的人,是在坐等灰犀牛的攻击。
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行动起来,20年后变身为乘风破浪的老人。上述内容的视频将随后发布在YouTube。
王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