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运输食物或其他物品的无人驾驶汽车或手推车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年9月,电商公司京东就开始了该公司第一个在国内研发的无人驾驶配送车的道路测试,许多其他公司也迅速加入这场竞赛以抢占市场。
然而,在那以后,无人驾驶设备的高额成本、技术瓶颈、法律限制和中国复杂的交通系统都限制了其在学校、社区、公园和酒店等地大规模的使用。
随着年12月在武汉地区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无人驾驶配送车的另一个作用很快出现了。在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ITPO上海)与北京白犀牛公司的合作下,无人驾驶汽车将被医院进行工作。
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及两位工程师将两辆白犀牛无人车带到武汉,并调试部医院内的污染区和安全区间运输物资,给医生和病人送餐以及完成其他紧急任务。使用无人车不仅帮助避免了交叉感染,也缓解了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然而,部署无人车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在武汉新冠病毒爆发的初期,这座城市被完全封闭了,只允许关键人员和医疗物资进入。在那时,无人驾驶配送车还不算是抗疫物资,因而无法进行运输以及派遣技术工程师进入这座城市。
幸运的是,白犀牛汽车公司已经与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建立了联系。年,白犀牛汽车公司找到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希望在其支持下在中国长三角区域扩大业务规模以及项目投资。当得知该公司准备提供无人驾驶配送车时,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中心借助长期以来建立的政企合作网络,迅速联系到武汉当地相关部门。经过北京海淀区政府的共同努力,白犀牛无人车于2月17日医院。
白犀牛汽车公司于年刚刚成立,但是发展得非常迅速。它的无人驾驶配送车——宽1米,长2.5米,最高时速25公里——已经在它总部所在地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实现了常态化城市运营。这些车辆应用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升级软件工程,并使用激光雷达增强联通性。
白犀牛首席执行官朱磊表示:“我们非常感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的帮助。在这场全球共同的战‘疫’中,他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国际组织搭建的政企合作网络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公司积极对外分享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援助时,朱磊表示白犀牛愿积极响应全球抗疫需求,参与到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
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长期致力于搭建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领域的政企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其敏捷响应能力、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产业生态的更新能力;另一方面促进政企形成合力,有效地将智能制造应用于改善生活质量。
另一家参与到抗击新冠疫情中来的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合作伙伴企业是CloudMinds科技公司。在3月初,CloudMinds医院及中国移动合作,开设了一家医院。该设施位于武汉市红山体育中心,被称为“医院”,旨在评估使用机器人来缓解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有效性。
在医院里,机器人和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其他设备提供着医疗服务。病人通过穿戴智能手环和戒指,将数据同步更新到CloudMinds的人工智能平台上,以监控他们的体温、心跳和血氧水平。一些机器人给病人们配送食物、药物和传递信息,而另一些机器人则负责消毒杀菌、清理地面。
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赵晓蕾主任表示:“通过高科技企业助力抗疫的案例,我们看到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有效解决抗疫痛点的优势。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团队将继续为该类企业和寻求产业转型的地方政府提供投资对接和技术合作的咨询服务。”
Unmannedvehiclesorcartsthatcancarryfoodorotheritemsarenothingnew,notinChinaatanyrate.The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