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约翰middot伯宁罕特辑丨甘伯伯的
TUhjnbcbe - 2021/1/19 19:44:00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         http://m.39.net/pf/a_6579933.html

纪念绘本大师约翰·伯宁罕

还记得那只没有羽毛却依旧坚持不懈的大雁宝儿吗?还记得那个带着大家去游河的和气的甘伯伯吗?还记得那个用心包容和理解孩子的外公吗?还记得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爱德华吗?……

这些温柔的小故事,都来自英国绘本大师、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得主——约翰·伯宁罕。约翰·伯宁罕曾两度获得英国绘本界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年2月,因为对图画书的卓越贡献,他与夫人海伦·奥克森伯里一起获颁英国最大童书机构BOOKTRUST终身成就奖。

年1月4日,英国著名绘本作家兼插画家约翰·伯罕宁与世长辞,享年82岁。很多读者感慨再也不会有像他这么优秀的绘本大师了。今天,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纪念绘本大师约翰·伯宁罕,再一次回忆他带给我们的感动与美好。

来自孩子国的约翰·伯宁罕

约翰·伯宁罕年出生于英国,由于父亲是一位推销员,家里经常搬迁,他童年时曾经换过十多所学校。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进入了一所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学校,那就是有名的夏山学校。在夏山学校,他碰到了用爱与接纳影响他一辈子的尼尔校长。

尼尔曾经说过:“爱在治疗一切,认同和自由在治疗一切。”伯宁罕曾经偷拿了学校食物柜的钥匙,“他(尼尔校长)认为用爱不是用惩罚或是权威可以达到成果的。我想他是对的,他只要我将钥匙归还,并不需要惩罚,他也是那种一眼可以看穿你的人,不可能对他说谎,他已经看透我,我也尊敬他,决不再偷钥匙。”

在那最自由、最民主的开放式教育环境中,他的天性得到充分的滋养和发挥,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画室里画画,也成为一个永远不喜欢教条和束缚的人。

十七岁的那年,他选择了拒绝服兵役,加入了服务替代役的工作,两年间的工作内容包括:战地急救、护林、农耕、打扫贫民区、盖学校……足迹远至意大利、南斯拉夫和以色列。

年,他进入伦敦的中央艺术中心学院学习,三年后,他以一本由手、脚印组合而成的画册作为毕业作品,获得了设计学的国家文凭。

毕业后由于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把握,他去了以色列,为一家电影公司制作模型和木偶,直到年的秋天才又回到伦敦。

他一边为伦敦交通局画海报、帮杂志社画漫画、设计圣诞卡,一边尝试拿着他的作品集到各个出版社去寻求出版,希望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插画家,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总是:“等你完成一两本书之后,再让我们看看吧!”年是绘本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美国的莫里斯·桑达克出版《野兽出没的地方》,英国的约翰·伯宁罕处女作《宝儿》出版,前者获得美国绘本界最高奖项凯迪克金奖,后者则问鼎英国绘本界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几乎同时,影响英美两国绘本发展的作品诞生,现代意义上的绘本崛起,“真正的绘本成年了”。

从此之后,约翰?伯宁罕每年出版两本书,成为世界知名的图画书创作者,作品更获得“交织着现实与幻想之趣”的最高评价。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他的第二个凯特?格林纳威大奖作品,而他的《外公》和《请让我留在火车上吧!》已制作成颇受欢迎的动画影片。年,获得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的提名。

星光熠熠的经典作品

伯宁罕曾说,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之所以吸引孩子,是因为这些作品从来不会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而是把孩子放在叙事的中心。他曾说,一个好的童书作家,应该会和相应年龄的孩子交流,而他戏谑地说自己其实一直都还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01

宝儿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0月

宝儿是只没有羽毛的雁,在家族中受到同类的嘲笑,全家族南飞过冬时它因为没有羽毛,不能飞,被遗弃在了原地,因而展开了独自冒险的历程。幸运地是,好心的船长收留了它,它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的工作,收获了丰富的食物,得到了船长和同伴黄狗的认可,并将宝儿留在伦敦的公园里,它在那认识了新的朋友,建立了温暖的新家。

宝儿这段追寻自我的过程,颇像伯宁罕的境况自述,从这本书之后,伯宁罕开始进入儿童文学的创作天地,包罗万象的作品题材、丰富的想象力、锐利的幽默,都深深地俘获了孩子们的心。

02

和甘伯伯去游河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9月

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彭懿在《和甘伯伯去游河》导读里说:“‘孩子’是在‘秩序→秩序的破坏→秩序的恢复(或者是新秩序的形成)’的重复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在创作上,约翰·伯宁罕改变了一贯的风格,左页使用单色素描,隐约地描述出甘伯伯和游河的场景;而右页则用色彩鲜明的插图,突出每次出现的角色。

图画中自在的运用各种媒材和线条,画面上流动的光影随着小河淌水,引领着读者加入甘伯伯和动物们一起游河,表面上的故事性似乎削弱了,但其实读者的参与度更高、故事更具开放性。伯宁罕因此再度得到凯特·格林威的大奖。

03

外公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9月

同样使用图文合奏艺术效果的作品还有绘本《外公》,整个故事通过外公和小孙女无厘头的对话,将生活中的点点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见面时的张手拥抱而开展,到在花房一起工作,一起高歌、玩过家家、去海边、去钓鱼、去玩雪,他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直到有一天,外公不在了……

绘本用诗一样的图画和语言,奉行了极简的理念,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充满张力和弹性的艺术空间,温馨地处理了“祖孙情谊”和“生命告别”主题,在趣味与温情之中,饱含无穷哲思。

无论是“甘伯伯”还是《外公》,都刻画了一个温和的“老爷爷”,从不会压制儿童的天性,而是用心包容和解,展现了温情的隔代关系。

孩子不听管教,外公也不理解孩子的幻想世界,却依然愿意陪伴孩子一起做傻事。让已经成为了大人的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外公会为了陪我开心,允许我给他偷偷梳小辫,然后自己扮成蝴蝶用可爱的声音说要飞走了,让他顶着可笑的头发来追我。

尤其对一些由“隔代抚养”孩子来说,绘本中描绘地熟悉的点点滴滴,一定会唤起人们对“外公”的思念,不经意间备受触动。

约翰·伯宁罕总共创作了三十多本图画书,每一本都是百万级销量的畅销作品。在大西洋两岸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作品被译成十数国文字。

如《和甘伯伯去兜风》、《请让我留在火车上吧!》、《你喜欢……》、《莎莉,洗好澡了没?》、《迟到大王》、《我的秘密朋友阿德》、《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哈维的圣诞礼物》、《云上的孩子》等。 

新书推介:甘伯伯的犀牛

时隔30年,继《和伯伯去游河》《和甘伯伯去兜风》后,约翰·伯宁罕的最后一本图画书作品今日在国内出版,名叫《甘伯伯的犀牛》。

作者:〔英〕约翰·伯宁罕文/图

译者:柯倩华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0月

★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得主约翰·伯宁罕“甘伯伯”系列作品

★继年的《和甘伯伯去游河》、年的《和甘伯伯去兜风》,30年后,甘伯伯迎来全新的(也是最后一次)探险

★绘本大师送给孩子们的一个关于成长和友情的故事

★热心环保,爱护动物的你,快来和甘伯伯一起关爱犀牛,为野生动物传播爱与希望!

01

内容介绍

甘伯伯要出门去探险了!这一次,他在非洲救助了一头失去爸爸妈妈的小犀牛,把他带了回来。可是,小犀牛吃得太多了,甘伯伯总是需要去找更多的食物给他吃。小犀牛越长越大,需要越來越多的食物,该怎样找来足够多的食物呢?孩子们想到一个好主意!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甘伯伯和他的犀牛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02

名家推荐——甘伯伯最后的探险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只犀牛,作者约翰·伯宁罕指名将这本书献给名叫“苏丹”的犀牛。因此,对于犀牛的认识或许会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用心和创作背景,让读者能更深入地体会到这本图画故事书的涵义。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犀牛是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陆地动物,外表为灰色或棕色,分为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五种,而白犀牛又有北方白犀牛和南方白犀牛两个亚种。苏丹正是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方白犀牛。白犀牛刚出生时大约60千克,成年后体重约为2~3吨,身高约1.7~1.9米,身长3米左右,嗅觉和听觉灵敏,奔跑速度约为每小时50千米,平均寿命大约40~50年。犀牛苏丹于年出生于非洲的苏丹共和国,两岁时被捕捉后,被送入捷克的动物园,年因保育的考虑被安置在非洲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直到年,苏丹因年迈,身体出现大面积伤口,并产生了并发症,治疗无效被施予安乐死,享年45岁(相当于人类90岁),留下世上仅存的两只雌性北方白犀牛—它的女儿和孙女。苏丹的死亡,宣告一个自然物种的消失,而其他种的犀牛事实上也濒临灭绝。

据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显示,犀牛大约起源于地质时代的第三纪,也就是说,这种在五千万年前就已存在并广泛分布于地球的生物,竟然现在被人类迫害到几乎要灭绝了。犀牛是食草性动物,生性温和,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觅食和进食,其他时间就在休息、闲逛、发呆,泡在泥浆里玩。原生栖息地被破坏固然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犀牛濒临灭绝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人类的盗猎。犀牛角被认为有治病的功效,还有人喜欢将它做成匕首或饰品,使它价格昂贵,约为黄金的十倍。盗猎者为了获取犀牛角而杀死它们,手段非常残忍。尽管《国际野生贸易公约》明令禁止犀牛制品的交易,各国政府也先后出台相关法令保护犀牛等野生动物,比如,中国在年就已颁布法令禁止犀牛角的买卖和运输,但世界上仍有不守法的人继续贪婪自私地制造犀牛的悲剧。

国际上有许多保护动物的人士和团体,一直在努力唤起大众对这个议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约翰middot伯宁罕特辑丨甘伯伯的